时间: 2025-05-02 17: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7:55
一萼红·戊辰春暮题葬花美人
作者:丁宁 〔近代〕
数芳辰。甚清明过了,依旧是伤春。
扑蝶情慵,湔裙约懒,无那如水黄昏。
绕香径鸦锄漫整,怕杜宇啼醒落花魂。
堕粉揉烟,乱红凝露,肠断真真。
犹记剪蛾方罢,又踏青挑菜,转眼皆陈。
燕老枝空,云归梦冷,惆怅轻影难扪。
待重问佩环恨杳,捣湘桃和雪驻仙尘。
日暮东风吹泪,都化愁痕。
春天的时光流逝,清明节已过,却依然感到春天的忧伤。
我打着蝴蝶,心情懒散,裙裳湿润,似乎再也没有那如水的黄昏。
香径上,乌鸦在随意啄食,生怕杜鹃的啼声惊醒了落花的灵魂。
花瓣飘落,烟雾缭绕,露珠凝结,让我心如刀绞。
我还记得刚刚剪下的蛾子,转眼又去郊游采菜,一切都已成为往事。
燕子在空空的枝头,云朵归去,梦境冷清,惆怅的身影难以捉摸。
等待再次问起那佩环,恨意已杳无踪影,捣碎湘桃,和雪共同驻留在仙境。
日落时分,东风吹来,泪水化作了愁痕。
作者介绍:丁宁(1885-1947),字子任,号千之,江苏人。丁宁是一位近现代的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她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尤其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心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戊辰年春末,正值清明节前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抒情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女性的孤独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体情感的交错。
该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伤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诗中以“扑蝶”开篇,展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但随即转换为对春天短暂的惋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春天的短暂与落花的悲伤相结合,展示了女性在季节更迭中的无奈与感伤。
诗中的“绕香径鸦锄漫整”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怕杜宇啼醒落花魂”的愁苦,暗示着即便在美丽的环境中,内心的忧伤依然难以消散。特别是最后几句,通过“日暮东风吹泪,都化愁痕”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天的凋零和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个体在时光流转中难以逃避的伤感与孤独,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伤?
A. 燕子和蝴蝶
B. 落花和杜鹃
C. 香径和东风
答案:B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伤感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