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14
作者: 王策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梦初醒,见一帘新霁,心地已空幽。
白版扉轻,青杨巷小,好风拂面温柔。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
清有村烟,淡无人影,鸟去云留。
矮窦朝延海日,看红霞涨处,地涌天浮。
万树金支,千旗翠羽,个中隐隐沧州。
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
满付蛟姝载去,传播龙湫。
梦醒时分,看到窗外新雨过后的清新景象,心情宁静而空灵。
轻轻推开白色的院门,青杨小巷里,微风轻拂,温柔如昔。
檐下半尺的黄草,和蜂窝鸽子屋分隔成一条条的界限。
清晨的村庄升起薄烟,空荡荡没有人影,鸟儿飞走,云彩留在空中。
矮小的窗户朝着海边的日出,看那红霞渐起,天地一起升腾。
万树金色的枝头,千旗翠绿的羽毛,隐约中似乎有沧州的风景。
何时才能截取扶桑的光辉,写下新的诗篇,雕刻在银钩上。
满载而归的蛟龙,传播着龙湫的美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清晨,诗人醒来后,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一萼红 东轩即事》展现了王策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全诗通过清晨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空灵。开篇的“梦初醒,见一帘新霁”便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雨后的世界,心灵得到了洗涤。接着,诗人描绘了轻盈的门扇、青杨的小巷和温柔的风,这些细腻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惬意。
在描写村庄升起的炊烟与无人的宁静时,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用意象层层叠加,最终引向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结尾处的“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更是将诗人的志向与理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渴望创造出新的艺术与美好。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宁静、悠远的情感基调。
“梦初醒”描述了什么状态?
A. 醒来后的清新
B. 入睡的宁静
C. 梦境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光明
C. 自然的宁静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策的《一萼红 东轩即事》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更加强调静谧与隐逸,而王策则融入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创造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