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萼红•春日东园》

时间: 2025-05-07 09:05:14

诗句

漫窥帘。

爱桃花万树,新雨拆红缄。

近水无言,随风有恨,欹斜直恁娇憨。

栖不稳、画梁双燕,为营巢、终日语呢喃。

似喜仍忧,乍暄还冷,情绪恹恹。

尽道西郊堪赏,便倡条冶叶,谁再沾粘。

泪岂因花,病非中酒,羞称宋玉江淹。

受尽孤眠况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蚕。

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14

原文展示:

一萼红•春日东园
作者: 沈谦 〔明代〕

漫窥帘。爱桃花万树,新雨拆红缄。
近水无言,随风有恨,欹斜直恁娇憨。
栖不稳画梁双燕,为营巢终日语呢喃。
似喜仍忧,乍暄还冷,情绪恹恹。
尽道西郊堪赏,便倡条冶叶,谁再沾粘。
泪岂因花,病非中酒,羞称宋玉江淹。
受尽孤眠况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蚕。
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


白话文翻译:

在窗帘外漫不经心地窥视,喜爱那万树桃花,最近的雨水洗净了花瓣。
靠近水边默默无言,随风而来的却是心中的怨恨,花瓣斜斜地,显得格外娇媚。
双燕在画梁上栖息不稳,为了筑巢整日低声鸣叫。
似乎有喜悦又有忧愁,时而温暖时而寒冷,情绪低落。
人们都说西郊的风景值得欣赏,然而我却提不起兴致,谁还愿意再去沾染那花香。
泪水难道是因为花落?病痛不是因为喝酒,羞愧得不敢与宋玉、江淹相提并论。
忍受着孤独的睡眠滋味,睡又醒,真想像春蚕一样反复无常。
忽然见到楼外的山影,心中产生了怨恨。


注释:

  1. 漫窥帘:随意地从窗帘缝隙中偷看。
  2. 桃花万树:形容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
  3. 新雨拆红缄:新雨过后,花瓣被雨水洗净,显得更加鲜艳。
  4. 随风有恨:随风而来的情绪中夹杂着怨恨。
  5. 栖不稳:形容燕子在梁上停留不稳。
  6. 宋玉江淹:宋玉和江淹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常用以代表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谦(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善于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眷恋及内心的细腻情感,折射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沈谦的《一萼红•春日东园》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诗的开头就以“漫窥帘”引入,展现了一种闲适的观望,接着对桃花盛开的景象进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这种美好并没有完全洗去作者内心的愁苦,随风而来的“怨恨”让人感受到一种情绪的复杂。双燕在梁上低声呢喃,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随着诗的推进,作者的情绪逐渐显露出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慨。

在“似喜仍忧,乍暄还冷”的描写中,诗人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替引入,暗示出生活的不确定和情感的波动,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在此时愈发明显。最后,隔楼山影的描写,似乎在传达着一种恨意,这种恨意不仅是对生活的无奈,也可能是对自身情感的挣扎。

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日氛围中,掺杂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漫窥帘:展示出一种懒散的态度,像是在随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 爱桃花万树:表现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桃花盛开的景象令人陶醉。
    • 新雨拆红缄:新雨过后,桃花显得愈加娇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近水无言:靠近水边,却无言以对,暗示内心的情感无法表达。
    • 随风有恨:风中夹杂着对生活的怨恨,情感复杂而深沉。
    • 栖不稳画梁双燕:燕子在梁上栖息不稳,暗示生活的无常。
    • 似喜仍忧: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内心仍有忧愁,情感矛盾。
    • 尽道西郊堪赏:尽管外界对西郊的赞美,却无法引起作者的兴趣。
    • 泪岂因花:泪水不是因为花落,而是生活中的种种苦涩。
    • 受尽孤眠况味:经历孤独的滋味,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忽见隔楼山影:山影的出现,带来怨恨的情绪,象征着对现实的不满。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蚕比作自己的情感状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纠结。
    • 拟人:将燕子描绘成在诉说,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乍暄还冷”,加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抒发在春天美好景象下,内心却充满复杂情感的矛盾心理,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1.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2. 双燕:代表着温柔与无奈,燕子的低语与栖息象征着对家庭与生活的渴望。
  3. 山影:象征着遥远的期望与内心的怨恨,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栖不稳”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 A. 燕子
    • B. 麻雀
    • C. 乌鸦
    • D. 鹅
  3. 诗人在春天的情感是?

    • A. 只是快乐
    • B. 只是忧愁
    • C. 复杂的喜忧参半
    •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沈谦的《一萼红•春日东园》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沈谦更多地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豪情与理想。

参考资料:

  1. 《元曲选》
  2. 《明清诗词鉴赏》
  3. 《古诗词解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采桑子 秋风,和痴萍韵 采桑子 其四 鹰与草 采桑子·儿家门户重掩 采桑子·己丑,一九四九年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十一 采桑子 其二 舟中见雁有感 采桑子 其一 寒食日寒,拟冯正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署职 包含庄的词语有哪些 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实际上 田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包含涩的词语有哪些 绝圣弃智 雁塔新题 閠字旁的字 阿世媚俗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浮渚 金缠臂 釒字旁的字 穷愁 日暮路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