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5:30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竹弓弦响,惊起了雁鸭。
飞来的它们,来到无人之境,春风中杨柳影子不动。
它们长长的脖子,纷纷占据了岸边,半在水面游动,半在沙滩上休息。
或走或立,或像在舞蹈,或成双成对,或成群聚集。
在这水中饮水觅食,浮沉之间展现出多种态度,物与情闲暇,世人早已忘却机心。
这一切宛如太古时代,巧妙的伪饰并不构成世俗的喧嚣。
戴复古(约961年-1033年),字梦得,号复古,北宋时期的诗人。戴复古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
该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水鸟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世间喧嚣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乡野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水鸟是自然的使者,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水鸟的动作,生动的描绘了它们在水面上的游动与在沙滩上的休息,反映了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美好。
通过“饮啄浮沉多态度”一句,诗人不仅表现了水鸟的多样行为,也隐含着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应该时常回归自然,感受那份宁静与悠闲。
最后,诗的结尾以“分明一片太古时”结束,强调了这种自然状态的永恒与不变,以及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应该学会放下繁杂,回归简单的生活哲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令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水鸟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竹弓鸣”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声音
B. 雁鸭的叫声
C. 弓箭的声音
诗中“饮啄浮沉多态度”表现了什么?
A. 水鸟的多样性
B. 人的烦恼
C. 自然的静谧
诗的结尾强调了什么?
A. 人世的喧嚣
B. 自然的永恒
C. 生活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