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5:37
清平乐 重修黄鹤楼二首 其二
作者:寇梦碧
几曾槌碎,莫是诗仙醉。
飞阁檐牙天半倚,衔住苍峦龙尾。
高楼笔会宏开,江山文藻新裁。
料得瀛州仙客,定乘黄鹤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诗中提到,是否曾有人将这美景打碎,难道是诗仙陶渊明喝醉了吗?高耸的阁楼半倚着天边,像是衔住了苍翠的山峦的尾巴。高楼上文人墨客聚集,新的江山与文学正在不断创造。想必那来自于瀛洲的仙客,肯定会乘着黄鹤再次归来。
寇梦碧(1879-1950),字梦碧,近代女诗人,生于江苏,曾留学日本,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翻译。她的诗风融汇古今,清新自然。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吟咏此地。詩人重修黄鹤楼时,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对黄鹤楼的敬仰以及对文人聚会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表现了寇梦碧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开篇以“几曾槌碎,莫是诗仙醉”引入,设问的方式创造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着描绘了高耸的阁楼,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提到的“高楼笔会宏开”,不仅体现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场景,也暗示了新的文学创作正在酝酿。这种对文人活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最后,以“料得瀛州仙客,定乘黄鹤归来”作为结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黄鹤楼丰厚文化底蕴的赞美,以及对文人精神的推崇。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的热爱,以及对文人雅集的追思与期待,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飞阁檐牙”指的是什么?
A. 楼的高度
B. 楼的装饰
C. 楼的形状
答案:B
“料得瀛州仙客,定乘黄鹤归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几曾槌碎,莫是诗仙醉”中的“槌碎”用来形容什么?
A. 美景的破碎
B. 醉酒的状态
C. 对美景的陶醉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