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8:13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生活在清静的环境中,书籍充盈左右,让他心灵充实。春天的三条小径上,已经足够让他感到满足,一瓢水的欢愉更是让他觉得富足。庭院中的野草成了席子,栏边的药草也成了家里的蔬菜。他认为幽静和显赫并没有什么不同,古代的贤人们也曾因这些而感到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昔贤”指的是古代的贤人,他们往往追求隐逸生活,但又常常因世事而烦恼,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卢纶,字子云,唐代诗人,以描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思想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卢纶隐居时,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眷恋和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理——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君子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清源君子居”,传达出一种优雅而恬静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左右尽图书”表达了知识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接着,诗人用“春自足”和“一瓢欢有馀”来表现一种简单而满足的心态,强调了物质的贫乏并不妨碍内心的富足。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真实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享受。最后两句“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则引发了对古代贤人生活的反思,表明在幽静和显赫的生活中,内心的烦恼和困扰是相通的。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社会喧嚣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心灵宁静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贤人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源君子居”指的是?
A. 书籍丰富的地方
B. 安静的居所
C. 繁华的城市
“三径春自足”中的“三径”象征着?
A. 名利
B. 自然与宁静
C. 书籍
诗中提到的“昔贤”是指?
A. 现代人
B. 古代的贤人
C. 君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