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22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
忙里偷闲闹处收。不挂一丝头。
动静不拘无动静,法界莫能归境丘。
逍遥物外,游性似水晶球。
一切事物都可以放下,熟悉的境界自然会得到安宁。
在繁忙中偷得一丝闲暇,心中喧嚣也会得到平静。不再挂念一点一滴的事情。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不拘泥于外在的表现,法界之中无法拘束到特定的境地。
恣意地游离于世俗之外,心性的自由就像水晶球一样透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道家和佛教哲学的融合与理解。
作者介绍: 该诗作的作者不详,元代诗人多为文人雅士,通常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元代,那个时代社会动荡,文人往往通过诗词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此诗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武陵春》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提到的“物物般般都放下”,道出了释怀与放下的智慧,似乎在告诉读者,尘世间的纷扰只需淡然处之。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片刻的安宁,便是最难得的幸福。诗人通过“动静不拘无动静”的表述,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无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法界莫能归境丘”一语更是引人深思,暗示着世间万物的复杂与纷扰,唯有心境的清明与自由,才能超脱其中,达到“逍遥物外”的境地。最后一句“游性似水晶球”,以水晶球的清澈透明比喻心灵的自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强调放下执念、超脱世俗的重要性,通过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哲学的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熟境自然休”指的是?
a) 忙碌的生活
b) 熟悉的环境带来的安宁
c) 复杂的世事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外在世界的追求
b) 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宁静
c) 对财富的向往
答案:b
“游性似水晶球”中的水晶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自由与透明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武陵春》的深邃意境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