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

时间: 2025-07-30 12:19:40

诗句

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

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9:40

原文展示: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
作者: 马祖常 〔元代〕

西南万里地,
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
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
邦国正需才。
台幕风流美,
书签想尽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董仁甫的送别之情。作者描绘了西南遥远的土地,表示此地已被任命为大行台的统治区域。诗中提到的秦树和巴江,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自然的美景。尽管山河险阻,但国家需要的是人才而非地势的防守。最后,作者对台幕的风流人物感到赞美,期待未来的书信往来。

注释:

  • 西南:指代地理位置,象征着远方。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大行台:古代官职,负责治理地方事务。
  • 秦树:代表秦地的树木,象征历史。
  • 巴江:指巴蜀地区的江河,意指自然景观。
  • 邦国:国家,指整体的国土与人民。
  • :人才,指有能力的人。
  • 台幕:指台上的幕布,象征着朝廷或官场。
  • 书签:书信的约定,象征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祖常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对朋友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朋友董仁甫前往西台幕任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前途的祝福和对国家需要人才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紧凑,共八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思考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开篇便以“西南万里地”引入,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接着提到“诏属大行台”,点明了离别的原因,显示出董仁甫将承担的重要责任。

诗中提到的“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通过地名的对比,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厚重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诗人以“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点出国家的真正需要在于人才,而非依赖于险峻的自然环境,这一观点深刻且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见解。

最后两句“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出对董仁甫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将通过书信继续维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南万里地:描绘蜀地的辽阔,引入诗的背景。
  • 诏属大行台:说明董仁甫接受了任命,强调其责任。
  • 秦树浮天去:象征历史的深邃,暗示过去的辉煌。
  • 巴江带雪来:描绘自然风光,象征清新与希望。
  • 山河无用险:反映出对地理环境的思考。
  • 邦国正需才:强调国家需要人才,表现出对国家的关注。
  • 台幕风流美:赞美台幕中的风流人物,寓意美好的未来。
  • 书签想尽开:期待未来的书信交流,体现友谊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秦树”和“巴江”来象征历史和自然的美。
  • 对仗:如“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并列的方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才的重视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董仁甫前往新任职务的祝福与期待。诗中流露出的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友谊的长久期盼。

意象分析:

  • 西南:象征遥远和未知的未来。
  • 秦树与巴江:代表历史与自然之美,体现了文化的深厚。
  • 山河:象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台幕:象征官场与人际关系,暗示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南”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东北
    • B. 西南
    • C. 西北
    • D. 东南
  2. 诗中“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自然环境重要
    • B. 人才才是国家的根本
    • C. 山河要防守
    • D. 地理位置无关紧要
  3. “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中“书签”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书信
    • C. 签名
    • D. 书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友人》 - 李白
  2.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上也涉及友人前往新地的情感,风格却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马祖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横山堂三章 朝隐病瘧作谴瘧鬼文而差示佳句次韵 题卧屏十八花·牡丹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天宝三绝 周元举待制挽歌词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 其一 木公 次韵道祖书怀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章氏园小集荷池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劳成病 梗泛萍飘 年轻力壮 包含畿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米字旁的字 暴逆 疋字旁的字 尽忠拂过 情鉴 搜根剔齿 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瑞草 麦字旁的字 皮不存而毛焉附 介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