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57
杨花宛转曲
作者: 马祖常〔元代〕
空中游丝已无赖,宛转杨花犹百态。
随风扑帐拂香奁,度水点衣萦锦带。
轻薄颠狂风上下,燕子莺儿各新嫁。
钗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缫银茧乍。
欲落不落春沼平,无根无蒂作浮萍。
缬波绣苔总成媚,人间最好是清明。
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匝酒船。
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榆荚荷钱怨别离,不似杨花宛转飞。
杨花飞尽绿阴合,更看明年春雨时。
在空中游荡的细丝已经无可奈何,宛转的杨花却依然变幻多姿。
随着春风轻轻扑打帐帷,拂动着香气的妆奁;
在水面上轻轻点缀衣裙,萦绕着锦带。
轻盈而又疯狂的春风上下翻飞,燕子和莺儿各自如同新嫁的女子。
发钗上的烬火坠落,玉虫初啼,
盆里的丝缫、银茧刚刚出现。
想要落下又不肯落下,春沼面平如镜,无根无蒂如浮萍。
波纹与绣苔都显得妩媚,世间最美的还是清明。
在清明艳阳的三月天,帝都的烟花如酒船般缭绕。
石桥横跨,人家安好,小海中的白鱼在碧藻间跳跃。
榆荚、荷钱令人怨别离,不像杨花那样宛转飞舞。
杨花飞尽后,绿阴合拢,更待明年春雨时节。
马祖常,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清新、细腻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
《杨花宛转曲》创作于清明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春日的轻盈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花宛转曲》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以“空中游丝已无赖”引出主题,表现了自然界的轻盈。诗中“宛转杨花犹百态”进一步强调了杨花在风中的多姿多态,体现了春天的变化无常。接下来的“随风扑帐拂香奁”描绘了春风轻拂的情景,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中穿插的“燕子莺儿各新嫁”则暗示着春天的繁荣与新生,给人以欢愉的感觉。
在对清明时节的描写中,诗人用“帝里烟花匝酒船”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快,突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最后几句则通过“榆荚荷钱怨别离”表达了对离愁的感慨,与前文的欢乐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致描绘,不仅传达出春的生机,还引发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机勃勃的春日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珍惜。
《杨花宛转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马祖常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哪个季节的节气?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生命的轻盈与时光的流逝
c) 财富
d) 战争
诗中的“尘世最好是清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时光的感慨
d) 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