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0:11
辛丑正月三日雪
——陆游 〔宋代〕
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
润归千里麦,声乱五更钟。
帘隙收初密,墙隅积已重。
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
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
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正月初三的大雪景象。新年刚刚开始,冬天的气息尚未消退,雪花纷飞,雪意浓厚。雪水滋润了远方的麦田,清晨的钟声被雪声打乱。在窗帘的缝隙中,零星的雪花逐渐增多,墙角的积雪也变得更加沉重。饮酒时,龙团饼与羔羊肉相映成趣,狐皮的温暖如同驼毛披肩般包裹着身躯。在斜倚的栏杆旁,竹子摇曳,幽静的窗前,听见松树的雪落声。忽然想起西边的边疆,期待着烽火传来的消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于绍兴。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南宋的建立,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辛丑年正月三日,正值南宋时期,国事动荡不安,陆游在诗中借雪景抒发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辛丑正月三日雪》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引入冬雪,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息。随后的景象描绘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雪对自然的滋润与影响,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的关切与期盼。
在诗中,陆游将雪与生活的琐事结合在一起,描绘了饮酒时的欢愉与温暖,借用“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展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又通过“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表现出一个诗人静谧而深邃的内心世界,似乎在回忆往昔,思考未来。
最后一句“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又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边疆,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战事消息的期待,从而使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雪的描绘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家国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家国的关切与思考,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龙团”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诗人对国家的情感主要通过哪一句体现?
A. 开岁尚残冬
B. 佳哉雪意浓
C. 忽思西戍日
D. 壁垒积已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