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36
原文展示:
济黄河 江总 〔南北朝〕
葱山沦外域,盐泽隐遐方。 两源分际远,九道派流长。 未殚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留连嗟太史,惆怅践黎阳。 导波萦地节,疏气耿天潢。 悯周沈用宝,嘉晋肇为梁。
白话文翻译:
葱山沉沦于外域之地,盐泽隐藏在遥远的地方。 黄河的两源头相隔甚远,九条支流绵延漫长。 我所见所闻未能尽述,无需依赖文字来验证。 留连感叹太史公的记载,惆怅地踏足黎阳之地。 引导波涛环绕大地,疏导气息照亮天河。 哀悯周朝的沉沦使用宝物,赞许晋朝的开创成为梁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该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葱山沦外域,盐泽隐遐方”描绘了黄河源头的遥远和神秘,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和边远地区。“两源分际远,九道派流长”则表现了黄河的壮阔和绵长,象征着国家的广阔和历史的悠久。“未殚所闻见,无待验词章”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所闻的深刻体验,无需文字来验证。“留连嗟太史,惆怅践黎阳”则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导波萦地节,疏气耿天潢”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悯周沈用宝,嘉晋肇为梁”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黄河的壮阔和绵长象征着国家的广阔和历史的悠久,而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葱山沦外域”中的“葱山”指的是什么? A. 葱岭 B. 葱山 C. 葱泽 D. 葱河
诗中“两源分际远”中的“两源”指的是什么? A. 黄河的两源头 B. 长江的两源头 C. 黄河的两支流 D. 长江的两支流
诗中“留连嗟太史”中的“太史”指的是谁?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相如 D. 司马懿
诗中“悯周沈用宝”中的“周沈用宝”指的是什么? A. 周朝的沉沦使用宝物 B. 周朝的沉沦使用宝物 C. 周朝的沉沦使用宝物 D. 周朝的沉沦使用宝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