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17
作者: 张抡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
万花丛畔。只恐金杯浅。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
频相劝。且闻强健。
莫厌花经眼。
欢乐的事情难以并行,年轻人总是抱怨春夜太短。
在万花丛中,只怕金杯的酒太少。
刚刚喜悦于春天的到来,却又感叹青春已经晚了。
频频相劝,且要听从强健的劝导。
不要厌倦眼前的花卉。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创作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点绛唇》创作于春天,表达了年轻人对春光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春天象征着青春与活力,但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短暂和珍贵。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即以“乐事难并”引入,说明快乐的事情总是难以同时拥有,年轻人常常为春宵短暂而感到遗憾。在“万花丛畔”中,作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然而“只恐金杯浅”则突显了对快乐的渴望和对短暂时光的惋惜。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一句,传达出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春天的到来令人欣喜;另一方面,青春的流逝让人感到忧虑。这种情感的交织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最后两句则转向劝勉,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景,不要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厌倦。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思考,使人不禁思索如何在短暂的时光中寻求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传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提醒人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享受每一个瞬间。
诗词测试:
“少年常恨春宵短”中的“春宵”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杯”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