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世吟》

时间: 2025-04-30 05:14:39

诗句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4:39

原文展示:

经世吟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白话文翻译:

羲和轩辕、尧和舜,商汤和周武、齐桓和晋文。 皇帝、国王、诸侯、霸主,父子、君臣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和道理,在秦朝时被限制。 到了两汉时期,又经历了三国分立。 东西方向的混乱,南北方向的纷争。 五胡乱华,十姓更替,天命几乎被焚毁。 没有唐朝就无法挽救,没有宋朝就无法存在。 千秋万代,中原总有人才辈出。

注释:

  • 羲轩尧舜:指伏羲、轩辕(黄帝)、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王。
  • 汤武桓文:指商汤、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历史上的明君和霸主。
  • 皇王帝伯:指皇帝、国王、诸侯、霸主,古代社会的四种统治者。
  • 父子君臣:指家庭和社会的基本关系。
  • 四者之道:指上述四种关系和道理。
  • 理限于秦:指秦朝对这些关系和道理的限制和改变。
  • 降及两汉:指这些变化延续到汉朝。
  • 三分: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
  • 俶扰:混乱,动荡。
  • 五胡十姓:指五胡乱华时期,多个民族和姓氏的更替。
  • 天纪几焚:指天命几乎被毁灭。
  •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指唐朝和宋朝的重要性,没有它们,国家无法挽救和存在。
  •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指中原地区永远有人才辈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经世吟》是他对历史变迁和社会治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历史变迁和社会治理的深刻见解。他通过对古代圣王、君臣关系的回顾,以及对秦、汉、唐、宋等朝代的评价,表达了对中原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人才辈出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和历史朝代的回顾,展现了邵雍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他强调了父子君臣等基本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关系在秦朝时受到了限制。诗中提到的“五胡十姓,天纪几焚”反映了五胡乱华时期的动荡和混乱,而“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则表达了对唐朝和宋朝的赞赏。最后,邵雍以“千世万世,中原有人”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中原地区人才辈出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回顾古代圣王和明君,强调他们的伟大和影响力。
  2.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概括古代社会的四种统治者和基本关系。
  3.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指出这些关系和道理在秦朝时受到了限制。
  4.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说明这些变化延续到汉朝,并经历了三国时期的分立。
  5.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描述东西和南北方向的混乱和纷争。
  6.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反映五胡乱华时期的动荡和混乱。
  7.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强调唐朝和宋朝的重要性。
  8.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表达对中原地区人才辈出的信心和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羲轩尧舜,汤武桓文”和“皇王帝伯,父子君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通过“五胡十姓,天纪几焚”等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历史的动荡和混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变迁和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邵雍通过对古代圣王和历史朝代的回顾,强调了基本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中原地区人才辈出的信心和期待。

意象分析:

  •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古代圣王和明君,象征着伟大和影响力。
  •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古代社会的四种统治者和基本关系,象征着社会秩序和治理。
  •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五胡乱华时期的动荡和混乱,象征着历史的动荡和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羲轩尧舜”指的是哪些古代圣王? A. 伏羲、轩辕、尧、舜 B. 伏羲、轩辕、禹、舜 C. 伏羲、黄帝、尧、舜 D. 伏羲、黄帝、禹、舜

  2. 诗中提到的“五胡十姓”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动荡?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五胡乱华时期 C. 三国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3. 诗中提到的“非唐不济,非宋不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唐朝和宋朝的重要性 B. 唐朝和宋朝的衰落 C. 唐朝和宋朝的无能 D. 唐朝和宋朝的辉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梅蕊露鲜妍 南乡子 闺情,集李义山句 南乡子 南乡子(九日) 南乡子 其一 南乡子 其一 初夏 南乡子(春雪) 南乡子·乙酉重九答晦窗先生 南乡子 古长乐州旅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包含盗的词语有哪些 近在眉睫 哗世取宠 离驹 不绝如缕 闲是闲非 重校 乛字旁的字 直撞横冲 嘉至 率领 止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省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