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秋江图》

时间: 2025-04-27 12:25:41

诗句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

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5:41

原文展示:

赋秋江图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
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江水平静,风也温和,明月正照在水面上。我轻轻摇动着柔软的橹,驾着一只孤独的小船。如果没有那广阔的三万六千顷江湖,这位老翁又能在这片江湖上做什么呢?

注释:

  • 浪静:波浪平静,形容江面没有波动。
  • 风平:风势平和,没有风浪。
  • 月正中:月亮正好在正中,描绘了月光明亮的夜晚。
  • 柔櫓:柔软的橹,指的是船桨。
  • 孤篷:孤独的小船,指作者独自乘坐的船。
  • 三万六千顷:形容江湖的广阔,这里用的是夸张法。

典故解析:

“三万六千顷”是对江湖面积的夸张描述,表达了江湖的浩瀚与无边。在古代文人中,江湖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端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某个秋夜,诗人在江边独舟,感受到夜的宁静与孤独。通过描绘江湖的浩瀚,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赋秋江图》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江上的寂静场景,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通过对江面与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个哲思:“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通过对广阔江湖的设想,表面上是对自然的感慨,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没有浩瀚的江湖,诗人的存在似乎也失去了意义,这种孤独感让人深思。

全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既有物象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形成了诗歌的深度和丰富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浪静风平月正中: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波浪平静,微风不动,明月高悬,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2. 自摇柔櫓驾孤篷:诗人轻轻摇动船桨,独自驾船,突出孤独感。
  3. 若无三万六千顷:提到广袤的江湖,暗示人生的广阔和不确定。
  4. 把甚江湖著此翁:反思个人的存在与价值,孤独的诗人在广阔的江湖中感到渺小。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中的“浪静风平”与“月正中”,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夸张:用“三万六千顷”夸张江湖的广阔,突显出诗人的渺小与孤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静谧的秋夜江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广阔无边的生活与人生的旅途。
  • 月亮:代表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孤独的夜晚。
  • 孤舟:象征个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风大浪急
    • B. 浪静风平
    • C. 风平浪高
    • D. 风雨交加
  2. 诗人提到“三万六千顷”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江湖的狭窄
    • B. 自己的渺小
    • C. 船的大小
    • D. 月的明亮
  3. 诗中“柔櫓”指的是什么?

    • A. 船的形状
    • B. 船的材料
    • C. 船桨
    • D. 船的颜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感慨。
  • 《秋夕》:表达了秋夜的凄凉与对往事的追忆,情感上更显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与分析。
  • 《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解读与评论。

相关查询

暮夜再游晋祠同赵浣瀛秀才 舟次早起 南柯子 怀珏楼应夫人 宿磬山寺 晚渡西溪 满庭芳 少年游 题画蜀葵 画堂春 落花 陇西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网目 农馌 包含勖的词语有哪些 掎角之势 龙字旁的字 包含匪的词语有哪些 尨奇 益年 言字旁的字 连篇絫幅 片字旁的字 乔乔 动辄得咎 连宵彻曙 聿字旁的字 声吞气忍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