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2:07
寿毛荷塘
尝於劝耕日,杯酒祝骚人。
年与我俱老,友惟君最仁。
种莲知性静,吟草见天真。
处世安如此,鬓毛应耐春。
在劝耕的日子里,我举杯祝福你这位诗人。
我们都已渐渐老去,然而朋友中你最为仁爱。
种莲的人知道心境的宁静,吟咏草木的人见到了纯真的天性。
生活就应如此,鬓发白了也能安然度春天。
“劝耕日”可能泛指农事的日子,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种莲”和“吟草”所传达的是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哲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陈郁,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大概是在某个劝耕的日子写成,诗人借助饮酒祝福朋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友谊深厚的感慨。同时,诗中流露出对种莲和吟草的向往,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
《寿毛荷塘》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友谊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对岁月的淡然态度。开篇的“尝於劝耕日,杯酒祝骚人”便是以饮酒祝福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随着年华的流逝,诗人感叹自己与友人都逐渐变老,而在众多朋友中,朋友的仁爱之心令人倍感珍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种莲知性静”和“吟草见天真”的描写,揭示了心境的宁静与自然的纯真。种植莲花的人因其与自然的和谐而内心安宁,而吟咏草木的人则能感受到自然的真实和简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安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纯真的心。
最后两句“处世安如此,鬓毛应耐春”则是一个总结,诗人认为生活应该如此安然,白发虽生,但内心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整个诗歌在简洁的语言中饱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尝於劝耕日,杯酒祝骚人。
年与我俱老,友惟君最仁。
种莲知性静,吟草见天真。
处世安如此,鬓毛应耐春。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时光流逝中保持内心宁静和纯真的哲学思考。
“尝於劝耕日”中的“劝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及的“种莲”主要表达了什么?
“鬓毛应耐春”中反映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