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农里叹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3:28:50

诗句

洨水南来接北滹,两河会合泛田庐。

官来检验承尊重,所望申圆得早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50

原文展示

洨水南来接北滹,两河会合泛田庐。官来检验承尊重,所望申圆得早除。

白话文翻译

洨水从南方流来与北滹相接,两条河流汇合泛起田间的小屋。官员前来检验,承受着尊重的使命,期望能够尽早完成申报的事务。

注释

  • 洨水:古地名,指的是一条河流。
  • 北滹:指北方的水流,与洨水汇合。
  • 田庐:田间的小房子或屋子。
  • 官来检验:指官员来检查、审核。
  • 承尊重:承受着来自上级或社会的尊重。
  • 申圆:申报的圆满,表示希望事情能够顺利完成。
  • 得早除:希望能够早日解决问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梦阮,号静斋,出生于今江苏省常州市。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农里叹 其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农民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乡村景象,表达对农民生计的关心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

诗歌鉴赏

《农里叹 其二》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和官员职责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洨水和北滹的汇合,展现出田园风光的宁静与和谐。然而,这种自然的美好并没有掩盖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借用官员的检验,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诗的开头以水流的汇合为引,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官员的检验,这种生硬的现实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冷漠。诗中提到的“承尊重”,不仅反映了官员的责任感,也道出了民众对官员的期待,渴望能有一个良好的治理,改善生活。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上也在自然与现实之间游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希望的交织。王恽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传递出对农田和农民的深切关怀,呼唤社会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改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洨水南来接北滹:描绘了南方的洨水与北方的滹水相汇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交融。
  2. 两河会合泛田庐:两条河流汇聚,水面泛起涟漪,田间的小屋映照在水面上,展现出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美。
  3. 官来检验承尊重:官员前来检查农田,承载着社会的期待与责任。
  4. 所望申圆得早除:人们希望能够顺利申报,早日解决问题,反映出民众对官员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洨水南来”与“北滹”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田庐则代表农民的生活环境,二者结合传达了田园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现实困境,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希望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农民的安居乐业。

意象分析

  • 洨水:象征生机与流动,代表自然的馈赠。
  • 北滹:与洨水的汇合象征着生活的交织,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田庐:代表农民的家园,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美好。
  • 官员:象征着权力与责任,代表社会对治理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条河流分别是? A. 洨水和北滹
    B. 黄河和长江
    C. 湄公河和亚马逊河

  2. 填空题:诗中“所望申圆得早除”表达了人们对____的期盼。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象都是静态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洨水和北滹
  2. 官员
  3.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王恽的《农里叹 其二》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作品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宁静,而王恽则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对农民和官员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周梦坡丈属题林畏庐西溪图卷,将归只西溪秋雪庵两浙词人祠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巫山 浣溪沙两解 其二 浣溪沙 飞霞重阳 浣溪沙 步阮亭红桥韵二首 其一 浣溪沙 题抱香室填词图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九 访炼师 浣溪沙 春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己字旁的字 包含豫的词语有哪些 支领 单奱 骄沓 火字旁的字 欺良压善 山字旁的字 吃软不吃硬 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言无状 歺字旁的字 委决不下 忙中有错 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渭川千亩 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册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