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宫》

时间: 2025-04-30 04:33:24

诗句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

金风动、冷清清地。

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

深院静、月明风细。

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3:24

原文展示

正宫
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白话文翻译

每到秋天,夜晚的爪茉莉更显得幽香,金风轻轻吹动,冷冷清清的气息弥漫。残留的蝉声在夜晚响起,听得人心都仿佛要碎了,不要说宋玉那样的多愁善感,连石头的人也得流泪。被褥冰冷,枕头也凉,漫漫长夜让人无法入眠。深院里月亮明亮,微风轻抚。无奈我只能苦苦盼望天明,如何能熬过这漫长的夜晚。我猜我的孩子只在枕头旁边,等着人来入梦。

注释

  • 爪茉莉:一种花,夜间散发香气,常用来营造秋夜的氛围。
  • 宋玉:东周时期的著名辞人,以多愁善感著称。
  • 石人:比喻无情无感的人,表明诗人心痛至极。
  • 衾寒枕冷:形容被褥和枕头都很冷,暗示孤寂和失眠。
  • 巴巴:形容期盼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湘妃,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丰富,风格婉约。柳永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秋夜,诗人感受到秋季的冷清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作品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孤寂的感受。

诗歌鉴赏

本词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开篇以“爪茉莉秋夜”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雅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金风、残蝉与清冷的夜色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秋夜的静谧图景,但在这宁静的表象下,潜藏着诗人的内心煎熬。

接着,诗人以“宋玉”作引,表达了自己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感受,甚至连无情的石头都要为此落泪,显示出情感的强烈对比。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更是难以入眠,孤独感加重,衬托出他对亲人的思念。最后以“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收尾,既表达了对孩子的牵挂,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期盼,增添了亲情的温暖与深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秋夜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柳永词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秋天的夜晚,爪茉莉的香气愈加浓郁。
  2. 金风动冷清清地:金色的秋风轻轻吹动,带来几分寒意。
  3. 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晚上的余蝉声响,令人心烦意乱。
  4. 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即使是无情的石人也会因这种情绪而落泪,强调情感的深切。
  5.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被褥寒冷,枕头冰凉,漫漫长夜无法入睡。
  6. 深院静月明风细:深院中月光明亮,微风轻柔。
  7. 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焦急地盼望天明,如何能够熬过这漫漫长夜。
  8.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想必我的孩子正在枕头旁边,静静等待着人来入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石人也须下泪”,使无情的物体具有人性。
  • 对比:孤独的夜晚与温暖的亲情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金风、残蝉、明月等意象相互交织,烘托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孤寂与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夜: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时刻。
  • 爪茉莉:幽香的花,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 金风:代表秋天的到来,传达出清冷的气息。
  • 残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对过去的留恋。
  • 月明风细:象征宁静的夜晚,也反衬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爪茉莉”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平静
  2. 诗人提到的“宋玉”是指什么?

    • A. 一位著名的将军
    • B. 一位多愁善感的辞人
    • C. 一位历史学家
    • D. 一位诗人
  3. 诗中“衾寒枕冷”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 A. 温暖
    • B. 睡眠
    • C. 寒冷与孤寂
    • D. 开心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柳永与辛弃疾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离愁的深刻体悟,但柳永的词更为细腻婉约,辛弃疾则更为豪放激昂。柳永在《正宫》中通过细腻的秋夜描写表达了孤独感,而辛弃疾在《青玉案》中则通过豪放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曲解读》
  • 柳永相关研究文章及评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送吴初明南还秣陵 满庭芳 吴门管烈妇夫亡殉节词以纪事 满庭芳 送顾尼备南归为太夫人寿 满庭芳 西园席间用人韵 满庭芳 冀德修生朝 满庭芳·老氏真机 满庭芳·决烈修真 满庭芳 水仙花 满庭芳 同澄溪、谦谷二使君,瞻武孝廉集张楚秀才辅园看玉兰花 满庭芳 冬夜仝娄上唐实君、邹乾一、陈药闻先生宴集巴尊三斋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骠的词语有哪些 众口捧月 坐山观虎斗 钟谭 太甚 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凤臆龙鬐 濆旋倾侧 香字旁的字 诈论 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露出马脚 彐字旁的字 包含恁的词语有哪些 墉宫 蔽伤之忧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