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8:35
沁园春
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
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
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
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漂荡多年。又排办东华第二筵。
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
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
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昨夜我在南京,今早却来到北岳,时间匆匆而过。
在洞中遇到美酒,口渴时正好痛快饮酒,君山成为我的枕头,醉后高歌。
我出入无踪迹,来去不定,似乎有些痴呆,似乎又有些疯癫。
我随身而来的,有一怀风月,两袖云烟。
在人间漂泊多年。又安排东华的第二次宴会。
把玉楼推倒,种下我的琪树,黄河稍稍放浅,栽下我的金莲。
击碎珊瑚,翻身去蓬莱岛,恭敬地朝虚皇的御座前行礼。
没有难事,功成名就八百,行遍三千。
该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元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诗歌创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沁园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洒脱与豪情。开篇的“昨夜南京,今朝北岳”,让人感受到时空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在这种无常中,诗人选择了饮酒作乐,借酒消愁,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出入无迹,往来不定”表现了自己的游荡与追寻,似乎在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同时,“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则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情怀,似乎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更高的理想和追求,通过“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的行动,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向往。在“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中,诗人表达了对成就的渴望,似乎在暗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的个性与情怀,也体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君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四川
“出入无迹,往来不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忧愁
b) 自由
c) 寂寞
诗中提到的“东华”是指哪位神祇?
a) 观音
b) 东华帝君
c) 太上老君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同样有饮酒主题,但《沁园春》更注重个人的游荡与人生的感悟,而《将进酒》则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