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55
阳春曲 熏笼
作者:赵熙 〔清代〕
织香筠,煨宿火,椒眼巧于珠络。消受十分春,银荷外,镇日相守翠云幕。不成孤酌。新上脸桃花浓萼。同是一片冰心,者温存小红方觉。坐清漏南宫,罗巾单薄。谁化得春冰泪落。窗前馀灰拨处,印鞋尖缓步妆阁。猧儿解伴寂寞。甚暗里钻人裙角。秪深夜撇了冬郎抱,怎生睡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息,作者用香筠织成的香囊,煨着宿火,椒眼点缀得如珠子般精巧。春天快要来了,我在银色的荷花旁,整天守着翠绿的云帷。不能一个人喝酒。新开的桃花如浓妆艳抹。我们同样是清澈的心,温暖的小红花才会觉醒。坐在南宫的清漏下,轻薄的罗巾裹身。谁来化解这春天的泪水?窗前的灰烬被拨动,轻轻步入化妆的阁楼。小猢狲似乎明白我的寂寞,竟敢在暗处钻进我的裙角。只是在深夜里,我撇下冬天的怀抱,如何能入睡?
赵熙,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花鸟题材,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他的诗风细腻优雅,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阳春曲 熏笼》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作者借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气息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这首《阳春曲 熏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中“织香筠,煨宿火”开篇就引入了春日的气息,香筠与火的结合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复苏。接下来,诗人通过“银荷外,镇日相守翠云幕”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态度。
而“同是一片冰心,者温存小红方觉”则揭示了诗人心中细腻的情感,冰心代表着纯洁与坚韧,而小红花则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整首诗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也有深刻的情感表达。
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怎生睡著”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无奈,春天的美丽并未能掩盖内心的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感慨。
诗中提到“椒眼”是指什么?
A. 花瓣
B. 香料
C. 水珠
D. 露水
“谁化得春冰泪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新上脸桃花浓萼”中的“浓萼”指的是什么?
A. 桃花的颜色
B. 桃花的花瓣
C. 桃花的花蕾
D. 桃花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