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57
浪淘沙慢·送春
作者: 王韶生 〔近代〕
倚阑处,香抛麝粉,翠减红药。
雏燕平芜漫掠。浮花浪蕊如昨。
恁飞舞呢喃栖画阁。
有轻絮细扑帘幕。
念绣陌钿车去何所,记曾误芳约。
飘泊。
绿萍点点谁托。
更树底鹃啼,莺声老苦了人未觉。
教梦入愁边,莫引清酌。
岁华暗促,问瞬归行锦,山涯天角。
无计安排心头恶。
扪襟袖酒痕易驳。
算衣带容光同瘦削。
甚临水也照僝颜,尽寂寞,人间暗怨东风薄。
在栏杆边,香气如麝粉般飘散,翠色的花渐渐凋落,红色的药草也不再鲜艳。
小燕子在平坦的草地上随意飞掠,浮动的花瓣和浪花如同往昔一般。
那些飞舞呢喃的小燕子栖息在画阁之中。
轻柔的柳絮轻轻扑打着窗帘。
我在想,绣着花纹的马车去了哪里,记得曾经错过的约定。
漂泊不定,绿萍点点,不知是谁在托住它们。
树下的杜鹃在啼叫,黄莺的声音让人感到心中苦闷却无人察觉。
让我梦入愁边,不要再劝我饮酒。
岁月匆匆流逝,问问何时才能归去,山边和天角是否还有归路。
心中无计可施,难以排解心头的烦恼。
袖中酒痕易显,心情也难以伪装。
算起来,衣带渐宽,容颜却同样消瘦。
即使在水边也能照见我的憔悴,满心寂寞,世间只暗怨东风的无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韶生(1873-1939),字梦阮,号小云,浙江人。王韶生是近代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词,尤其在晚清及民国时期受到影响,风格独特,情感丰富。他的词多描写自然、人生和爱情,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浪淘沙慢·送春》创作于春季,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不舍。春天是生命复苏的季节,但诗中却流露出淡淡的愁绪,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浪淘沙慢·送春》是一首描绘春天与离别情感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开篇即以“倚阑处”引入,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伴随着“香抛麝粉,翠减红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悄然流逝。形象的场景描绘与细腻的情感交织,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雏燕平芜漫掠”一句,通过小燕子的嬉戏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描写“浮花浪蕊如昨”,则隐喻着往昔的美好在不断流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始终贯穿于细腻的自然景象之中,形成了一种对春天的依恋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悟。
后半部分的“岁华暗促”更加浓厚了时间流逝的主题,伴随着“无计安排心头恶”,作者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无奈。结尾的“尽寂寞,人间暗怨东风薄”则是对世间无情的控诉,进一步深化了整首词的主题,使其更具感人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词中反映出对生活的不满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飘泊”一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雏燕平芜漫掠”描绘的是__的场景。
判断题:作者通过对杜鹃和黄莺的描写来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