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12
原文展示:
残照渐低迷。倦马愁嘶。入门先自拂尘衣。犹有雁来红一簇,影与人齐。白酒两三卮。欲卧还迟。销魂今夜板桥西。露似珍珠云似粉,月似蛾眉。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光辉逐渐变得昏暗,疲惫的马儿悲哀地嘶鸣。刚一进门,我便为自己拂去衣裳上的尘土。还有一群大雁飞来,红色的景象与我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桌上摆着两三杯白酒,我想要入睡却又觉得时间尚早。今夜我在板桥西,感到心神迷醉。露水像珍珠般晶莹,云彩像粉末般柔和,月亮宛如美丽的蛾眉。
注释:
典故解析:
“蛾眉”本为古代美女的修饰,常用来形容月亮的形态,寓意月亮的美丽与柔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迷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此诗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且略显忧伤的夜晚。开头的“残照渐低迷”便引入了诗中静谧的氛围,夕阳的余晖逐渐消逝,给人一种即将入夜的沉重感。诗人通过“倦马愁嘶”表现了自我内心的疲惫和忧愁,仿佛是在暗示着生活的无奈。随即,诗人又以“入门先自拂尘衣”来表现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细腻与自省,暗示着内心的清醒与对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犹有雁来红一簇”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饮酒的场景“白酒两三卮”则表达出诗人对于现实的逃避与迷醉,似乎在借酒消愁。最后的描写“露似珍珠云似粉,月似蛾眉”更是将景色美得细腻而动人,隐喻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在宁静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倦马愁嘶”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激动
“露似珍珠”中的“珍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清新
c) 哀伤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与迷茫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樊增祥的《浪淘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注重夜晚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都是通过夜晚的意象传达情感,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