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5:58
《浪淘沙》
初试薄罗衣。少淡偏宜。风光犹自忆儿时。柳暗楼前窗半掩,春困消迟。弹指水云非。旧燕忘归。炉心兰炷怨成灰。别后情怀薰未暖,烟缕先微。
我刚试穿那薄薄的罗衣,略显清淡的颜色恰到好处。那美好的景致依旧让我想起儿时的时光。窗前的柳树遮暗了光线,窗户半掩,春天的困倦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指间弹指,水面上的云朵已不再如昔日般美丽。旧时的燕子已经忘记归来,炉心的兰香已经化作了灰烬。分别之后的情怀还未真正温暖,烟雾缭绕已开始微微显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蘅,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代,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中,反映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惆怅。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是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
《浪淘沙》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初试薄罗衣”引入,轻柔的穿着感带来了春日的气息,仿佛在回忆儿时的无忧无虑。接下来的“风光犹自忆儿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柳暗楼前窗半掩”,这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阴郁的画面,窗外的柳树让阳光变得柔和,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同时,“春困消迟”则传达出一种春天特有的懒散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旧燕忘归”与“炉心兰炷怨成灰”表现出对过去的惋惜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愈加沉重,仿佛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美好已难以再现。最后的“别后情怀薰未暖,烟缕先微”,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离别后孤独情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展现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浪淘沙》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柳暗楼前窗半掩”意指什么?
诗中“旧燕忘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