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萧山临川亭壁间留题韵》

时间: 2025-04-26 02:24:41

诗句

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

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

招隐有诗来霅上,倦游无梦到云间。

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41

原文展示:

水外峰峦碧四环,
雨多门径藓苔斑。
滞留又及炊新粟,
欢喜何当见旧山。
招隐有诗来霅上,
倦游无梦到云间。
西兴十里秋潮晚,
坐数扁舟带月还。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山峰四周环绕着碧绿的景色,
雨水丰沛,门前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
我滞留在此,正好可以煮新收的稻米,
我何时才能再见到那熟悉的旧山呢?
隐居在这里,诗歌带来清凉的思绪,
游历疲倦,梦中再也无法到达云间。
西兴的十里河道,秋潮渐晚,
我坐在小舟上,带着月光归来。

注释:

  1. 峰峦:山峰,指高耸的山丘。
  2. 藓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3. 滞留:停留不去,形容在某地逗留。
  4. 炊新粟:煮新收的稻米,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场景。
  5. 招隐:邀请隐居,显示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 倦游:游历疲倦,表示对旅行的厌倦。
  7. 扁舟:小船,通常指轻便的小舟。
  8. 带月:借着月光,形容夜晚的归程。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隐居与游历的主题在中国古诗中反复出现,反映了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招隐”的意象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许多古代文人的追求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但其诗作多呈现出对自然深刻的感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常以优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隐居生活的一段时间,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秋天河潮与月光,渗透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萧山临川亭壁间留题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沉思考。开篇的“水外峰峦碧四环”,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引入,展示出山水环绕的恬静之美。接着,作者通过“雨多门径藓苔斑”描绘出潮湿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

诗中“滞留又及炊新粟”描绘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丰收与简单的快乐。然而,随之而来的“欢喜何当见旧山”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游历与归属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以秋潮和月光作结,留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体味生活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王之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人生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外峰峦碧四环:描绘了水边的山峰,形成美丽的四周景色,展现自然的秀美。
  2. 雨多门径藓苔斑:描写雨水滋润下的小路,生机勃勃,表现自然的丰腴。
  3. 滞留又及炊新粟:表达了作者因留在此地而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
  4. 欢喜何当见旧山: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5. 招隐有诗来霅上:隐居生活中诗意的涌现,体现出对文学的热爱。
  6. 倦游无梦到云间:游历后的疲倦与无法达到的理想境地。
  7. 西兴十里秋潮晚:描绘秋天的河流景象,映射时间的流逝。
  8. 坐数扁舟带月还:以小舟归来,带着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如“欢喜”与“见旧山”的联结,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水、山、舟等意象象征着自由、归属与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代表人生的无常。
  2. 峰峦:象征着高远与坚韧,体现追求与理想。
  3. 秋潮: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4.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归属,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外峰峦碧四环”中的“碧”指的是什么颜色? A. 青色
    B. 绿色
    C. 红色
    D. 黑色

  2. “欢喜何当见旧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自由与归属
    C. 旅行的疲惫
    D. 生活的困境

答案:

  1. B. 绿色
  2. B. 对故乡的思念
  3. B. 自由与归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与隐逸生活,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了迅速而激荡的旅程,与王之道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在不同的视角下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宋代诗人研究》
  3. 《王之道的诗歌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简钦止兼忆斯远 过雨市二首 闷坐 三月十八日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中得公所题诗赋六绝句 其四 过湖 赠耆英 宿竹瓦舖二首 晒蓑亭 用洪觉范诗为首作四绝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咎既往 高仿 背称 包含缔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有间可乘 方正不苟 齲字旁的字 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汤汤儿 佳丽 丨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坛域 舍生取义 有求斯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