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55
但欲有衣存妓妾,不愁无帐列生徒。
只希望有衣服可以让妓女和妾侍们穿,不用担心没有帐篷来安置生徒。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妓妾”一词涉及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生育和家庭责任的看法。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生育的重视。
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风格独特。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地位、家庭生活的困境有关,反映出作者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底层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诗人通过“衣”与“帐”的对比,指出了社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对女性的不公。诗中强调即使在贫困的环境中,女性仍然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不仅是对她们生存权的呼吁,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提醒。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温情与关怀的渴望。诗的情感基调悲凉而又深刻,令人反思社会的结构与人性的温暖。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衣”和“帐”的对照,突显出物质短缺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女性生存权的关注,以及对社会责任和人道关怀的呼唤。透过简捷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底层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但欲”在诗中表示什么?
“妓妾”指的是哪类人物?
诗中提到的“无帐”意味着什么?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二者均关注底层民众的困境,但徐似道的诗更侧重于女性的生存状态,而杜甫则以更广泛的视角探讨社会的苦难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