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26
《木兰花慢(社日有怀)》
作者:严仁 〔宋代〕
东风吹雾雨,更吹起夹衣寒。
正莽莽丛林,潭潭伐鼓,郁郁焚兰。
阑干曲多少意,看青烟如篆绕溪湾。
桑柘绿阴犹薄,杏桃红雨初翻。
飞花片片走潺湲。问何日西还。
叹扰扰人生,纷纷离合,渺渺悲欢。
想云轩何处也,对芳时应只在人间。
惆怅回纹锦字,断肠斜日云山。
春风吹起雾雨,湿冷的空气也让衣服夹得冷。
正值草木繁盛的时节,潭水中传来伐木的鼓声,四周弥漫着焚烧兰花的香气。
站在栏杆上,心中有多少情感,望着青烟如篆书般缭绕在溪湾上。
桑树和柘树的绿荫还是那么稀薄,杏花和桃花的红雨刚刚开始翻飞。
飞舞的花瓣如片片飘落在潺潺流动的水面上。我问,何时才能西归?
感叹人生的纷扰,离合无常,悲欢渺茫。
想念那云轩何在,对着春花好时节,心中只在于人间。
惆怅那回纹锦字,夕阳斜照下山,令人断肠。
作者介绍:严仁,宋代诗人,生于徽州,精于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的作品。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社日(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与春天相关的节日,诗人在春日的气氛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因而产生了怀旧与惆怅的情感。
《木兰花慢(社日有怀)》是一首表现春日情怀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东风吹雾雨”引入,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候变化,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描绘了丛林的繁茂与潭水的鼓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感叹人生的离合与悲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全诗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通过“青烟”、“飞花”等意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纷扰。在美好的春日景象中,诗人无法摆脱对离别与悲欢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感叹和对理想归宿的追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吹雾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春天的气息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B
“青烟如篆”中的“篆”指什么?
A. 一种书法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A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A. 飞花与青烟
B. 鱼与水
C. 花与树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