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08
倦倚西窗听雨,终宵绿竹无风。
明朝何处步芳丛,省识桐间鸣凤。
劫罅坑灰未冷,歌时烛焰犹红。
都来影事入虚空,负却一帘幽梦。
我疲倦地倚靠在西窗前听雨,整夜绿竹在风中静默无声。
明天我将去哪里踏入花丛,是否还能听到桐树间的鸣凤声?
经历劫难的灰烬尚未冷却,歌声中烛光依旧闪烁。
这一切都只是影像,飘散在虚空之中,辜负了那一帘幽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开篇以“倦倚西窗听雨”引入,展示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雨声成为了内心情感的共鸣。接着“明朝何处步芳丛”,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交织,既想要踏入美好的花丛,又隐隐感到不确定。之后的“劫罅坑灰未冷”则通过经历的残余,反映出人生中的苦难和磨难,是对过去的深思。结尾“负却一帘幽梦”则是对美好愿望的叹息,仿佛所有的期望都在梦中消逝,留下的是一片空虚。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描绘了孤独、期盼与失落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倦倚西窗听雨”中的“倦”字意为:
A. 疲倦
B. 快乐
C. 兴奋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鸣凤”象征:
A. 祥瑞之声
B. 哀伤的情感
C. 自然的宁静
D. 内心的迷茫
诗歌最后一句“负却一帘幽梦”表达的情感是:
A. 期待
B. 失落
C. 快乐
D. 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