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17
西江月 其二 闻傅作义守太原
作者:卢前 〔近代〕
坚守太原城者,涿州曾识其人。
此身誓与此城存。今日傅耶坐镇。
恨不血涂绥远,肯随它去临汾。
吾言如是告倭闻。宝鼎从今敢问。
坚守太原城的人,我曾在涿州见过他。
我誓言与这座城池共存。今天傅作义在这里镇守。
我恨不能用血染红绥远,愿意跟随他去临汾。
我如此言语,告诉倭贼听。宝鼎从今敢问。
作者介绍:卢前(1900-1942),近现代诗人,早期参与新文化运动,后因抗日战争而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背景是傅作义在太原城的守卫。诗人通过对傅作义的赞颂,表达了对抗战将领的敬仰和为国捐躯的决心。
《西江月 其二 闻傅作义守太原》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抗日将领傅作义的崇敬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通过对太原城坚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提到自己曾在涿州见过傅作义,既是对人物的亲切回忆,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接下来的“誓与此城存”则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忠诚和责任感,表现出他愿意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恨不血涂绥远,肯随它去临汾”两句,暗示了诗人对牺牲精神的渴望与钦佩,表达了对敌人抗争的强烈愿望,愿意为保卫家园而献身的决心。最后两句则是对敌人的警告和对未来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于战局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体现了作者浓厚的民族主义情怀和对抗战将领的赞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抗战将领的崇敬,展现了在国家危难时刻,人民的决心与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诗人对傅作义的态度是?
“恨不血涂绥远”中“血”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