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

时间: 2025-08-12 22:40:47

诗句

斯文吕与张,用世故落落。

年来踵蒿原,天意亦已虐。

君尝登其门,如户发管籥。

何当传相授,此道得深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2:40:47

原文展示:

斯文吕与张,用世故落落。年来踵蒿原,天意亦已虐。君尝登其门,如户发管籥。何当传相授,此道得深酌。

白话文翻译:

斯文之士吕与张,在世间显得孤独。近年来追随荒芜的原野,天意也显得残酷。你曾经登门拜访,如同开启门户的钥匙。何时能够传承相授,让这道理得以深入探讨。

注释:

  • 斯文: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 吕与张:指两位有学问的人,具体姓名不详。
  • 用世故落落:在世间显得孤独、不合群。
  • 踵蒿原:追随荒芜的原野,比喻处境艰难。
  • 天意亦已虐:天意也显得残酷,指命运不佳。
  • 如户发管籥:如同开启门户的钥匙,比喻关键作用。
  • 何当传相授:何时能够传承相授,指希望将学问传承下去。
  • 此道得深酌:让这道理得以深入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潘文叔和恭叔的五首诗之一,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感孤独和无奈。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希望友人能够共同探讨和传承学问。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斯文之士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世间的孤独和无奈。诗中“年来踵蒿原,天意亦已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处境的艰难和命运的不佳。后两句“君尝登其门,如户发管籥。何当传相授,此道得深酌”,则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渴望,希望友人能够共同探讨和传承学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斯文吕与张,用世故落落: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描述两位斯文之士在世间的孤独。
  • 年来踵蒿原,天意亦已虐:通过“踵蒿原”和“天意亦已虐”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艰难处境。
  • 君尝登其门,如户发管籥:用“如户发管籥”比喻友人的关键作用,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
  • 何当传相授,此道得深酌: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渴望,希望友人能够共同探讨和传承学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户发管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的关键作用。
  • 意象:“踵蒿原”和“天意亦已虐”通过意象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述两位斯文之士的孤独和艰难,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渴望,希望友人能够共同探讨和传承学问。

意象分析:

  • 踵蒿原:比喻处境艰难,荒芜的原野象征着艰难的处境。
  • 天意亦已虐:天意显得残酷,象征着命运的不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斯文之士是谁? A. 吕与张 B. 潘文叔与恭叔 C. 赵蕃与潘文叔 D. 赵蕃与恭叔 答案:A

  2. 诗中“如户发管籥”比喻什么? A. 学问的传承 B. 友人的关键作用 C. 艰难的处境 D. 孤独的感受 答案:B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学问传承的重视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艰难处境的描述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传承的渴望。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探讨。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传承的渴望,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举扇西风 贺新郎·灵鹊桥初就 贺新郎·唤起东坡老 蓦山溪·自述 与陆锬夜话 凤鸣洞 寿淩元春宗伯六十 与周思伯明上人集庆善禅房 寿凌元春宗伯六十 绣袈裟衣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包含砂的词语有哪些 深文周内 包含恋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包含拿的词语有哪些 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洋八股 风流事过 血字旁的字 千依百顺 马医 敲骨取髓 清风亮节 子字旁的字 包含涩的成语 水香 襚敛 舌字旁的字 千式百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