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41
风流子
作者: 王千秋 〔宋代〕
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
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
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
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檐。
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还是忆旧青毡。
问素娥早晚,光射江干。
待醉披鹤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兴空还。
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
同样的云垂下六幕,啼叫的乌鸦在静风中,寒冷地守护着美丽的妃子。
渐渐的声音飘入钓鱼的蓑衣,颜色渗透了书堂的帷幕,似花如絮,成团结阵。
游人疲倦,诗思苦闷,酒肠却宽广无比。
黄竹的曲调悲凉,绮丽的床帐下,人和马又怎能忍受梅花的香气,索求欢笑在屋檐下。
一杯酒,不知谁来劝,空自搔首,却仍然怀念旧日的青毡。
问素娥何时来,光影映射在江岸。
待我醉后披上鹤氅,高声吟唱冰柱,剡溪怎会介意,兴致高涨还要再来。
只怕橹声咿轧,栖息的鸟儿难以安宁。
王千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风流子》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流子》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开篇通过“同云垂六幕”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紧接着“啼乌静风御玉妃寒”的意象,给人以清冷的感受,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孤独。随着“渐声入钓蓑”的转折,诗人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钓鱼的韵味与诗意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中达到了高潮,诗人通过对游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酒与诗的关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诗中“黄竹调悲”,暗示着诗人对人生哀愁的感悟,而“素娥早晚,光射江干”则引导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最后,诗人在“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中,以自然的声音作为结尾,让整首诗在宁静与动荡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令读者在沉吟间反思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孤独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中“同云垂六幕”是指什么?
“倦游客,一番诗思苦”中的“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