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5
作者: 杨芳灿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锦筵红烛,酒三行以后,拍张言志。
但得索郎同旅语,眼底何知许事。
如此良宵,为招座客,各试平生技。
蔗竿为仗,下阶三中其臂。
便拟火底调笙,柱间缚角,演出鱼龙戏。
打鼓朅来骑屋栋,竟作掺挝而起。
人笑颠狂,我誇跌宕,任达为佳耳。
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
在华丽的宴会上,红烛摇曳,酒过三巡之后,大家开始畅谈志向。
只要能与朋友畅所欲言,眼前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这美好的夜晚,邀请各位宾客,大家展现自己的才艺。
用甘蔗做武器,走下台阶,挥舞在手中。
准备在火光底下演奏笙乐,角落里系住乐器,展现鱼龙舞。
打鼓声响起,骑在屋顶的表演者,竟然跳起来。
人们笑我狂妄,我则自夸洒脱,任凭随意地享受这美好。
谁能端坐不动,读书像个老博士呢?
本诗提到的“鱼龙戏”来自于古代民间舞蹈,象征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常在节庆或宴会上表演。此外,诗中提到的宴会场景反映了清代士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交活动。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而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场景与兴致盎然的社交活动,风格豪放,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是士人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与士人交往的热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念奴娇》通过描绘一个热闹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欢愉中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开篇以“锦筵红烛”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华丽而温馨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热烈的社交活动。接着,诗人通过“酒三行以后,拍张言志”展示了饮酒后人们的豪迈与畅快,表达了与友人畅谈志向的渴望。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气氛,诗人不再受学术束缚,勇于展现自我,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学问的反叛与对生活的热情。诗中提到的各种表演,如“演出鱼龙戏”,不仅增添了欢庆的气氛,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任达为佳耳”的洒脱态度,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生活应当充满激情与乐趣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放下束缚,享受与朋友的欢乐时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筵”指什么?
“鱼龙戏”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友人的豪情,但其更为豪放激昂,而《念奴娇》则在热闹中更显细腻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