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0:21
念奴娇 题陈其年乌丝词
作者: 徐釚 〔清代〕
彼髯何也,吐乌丝小字公然满幅。
细嚼高吟三百遍,句句响过哀玉。
被冷香残,酒醒灯灺,最怕霜毫秃。
而今绝妙,依稀燕泥梁屋。
却忆去岁春风,吴门绝句,数首江烟绿。
谓与高人元叹说,许我香奁堪续。
吹裂银笙,拓残金戟,一任歌徵逐。
何时斗酒,与君汎愁千斛。
这位长着胡须的诗人,写下了满纸的乌丝小字。
我细细品味,吟诵了三百遍,字句中都流露出哀愁之音。
在冷香逐渐消散,酒醒时灯光摇曳,最让我害怕的是笔墨干涸。
如今的作品真是绝妙,仿佛依稀可见燕子泥筑的房梁。
我却想起去年的春风,吴门的绝句,几首描写江边烟雨的诗篇。
与高人交流时,他曾叹息,希望我能继续描写这香奁中的美好。
我吹奏着银笙,拓展着金戟,无拘无束地追逐着歌声。
何时我们能共饮一斗酒,与君共享千斛的愁苦?
徐釚,清代诗人,生于江苏,诗风典雅而富有情感,擅长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古典诗词的精髓,表达出对生活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念奴娇 题陈其年乌丝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陈其年作品的欣赏。诗中通过回忆与高人的交流,表达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头以对某位诗人的描写引入,展现出对古代诗词的敬仰和对文字之美的执着。诗中提到的“细嚼高吟”表明了诗人对字句的深刻理解和反复琢磨,体现了传统文人对诗歌认真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
随着意境的展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描写了吴门的绝句和春风的温暖,充满了对青春和创作的怀念。同时,“最怕霜毫秃”一句则流露出对创作困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苦恼与坚持。
最后,诗人以“斗酒”和“汎愁千斛”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回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中提到的“细嚼高吟”意指:
A. 反复吟诵
B. 随意吟唱
C. 忘记诗句
D. 只读不吟
“霜毫秃”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朋友的离去
B. 创作的困难
C. 生活的贫困
D. 诗歌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