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04
婆罗门引 寿大智先生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草堂潇洒,今年初种碧琅。
更宜野菊幽兰。便信先生于此,真个不求官。
但西负揽镜,落日凭栏。耕笔钓。算遭遇,未应难。
好待青霄得路,稳上长安。
良辰乐事,且展放尊前舞袖宽。
天影外秋色南山。
在清幽的草堂中,我悠然自得,今年刚开始种下碧绿的琅琊草。
这地方更适合野菊和幽兰的生长。确实相信先生在这里,真的是不求功名。
但西边面对镜子,夕阳西下,我倚栏而望。耕作与钓鱼,看似遭遇,实则并不艰难。
希望在青天白云间找到出路,稳稳地走上长安。
在美好的时光与欢乐的事情中,尽情展开舞袖。
远处天际的秋色映衬着南山。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之美,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逸生活的场景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自然生活的追求。作品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功名的淡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婆罗门引 寿大智先生》是一首抒发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草堂的清幽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利禄的淡漠。首句“草堂潇洒”便设置了一个清雅的意境,接着提到“碧琅”,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清新的气息。诗中提到的“野菊幽兰”,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隐喻着高洁的品格与追求。
在“耕笔钓”之间,诗人展示了自己宁静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活动,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稳上长安”,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追求的思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自我修养与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安然,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人生。
诗词测试:
《婆罗门引》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草堂”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奢华生活
D. 旅游生活
“耕笔钓”中的“耕”意指什么?
A. 耕作
B. 写作
C. 钓鱼
D. 学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