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52
少年游 别情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帕罗残粉啼痕。
远岫湿寒云。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
孤雁怕离群。
归来独对银坐,
锦被待谁温。
歌谱羞拈,
舞衣闲挂,
何处不思君。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哀愁,诗中的女子在残留的粉妆和泪痕中,感受到远方山峦的寒意。随着枫树的红叶和江边的芦花在夜雪中飘落,孤单的雁儿也显得害怕离群。她回到家中,独自坐在银色的坐具前,华美的锦被却不知要为谁温暖。歌谱羞于轻拈,舞衣闲挂在一旁,处处都在思念那位君子。
作者介绍:张可久,元代词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他的词风多以清新、婉约著称,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映射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张可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及思念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
《少年游 别情》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词作,展示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描摹。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凄美的氛围。开篇即以“帕罗残粉啼痕”引入,展现女子因离别而留下的泪痕,情感真挚而动人。接着“远岫湿寒云”描绘了远方的寒冷,增添了词中情感的沉重感。
中间部分“枫叶寒江,芦花夜雪”通过秋冬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意境。孤雁的意象则进一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结尾“歌谱羞拈,舞衣闲挂”则展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音乐与舞蹈失去了伴侣的参与,显得格外冷清。
整首词在字句间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茫然。可以说,这首词不仅仅是对别情的吟唱,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细腻剖析,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对思念的深切,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景色,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帕罗残粉啼痕”中的“帕罗”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粉妆
C. 一种饮品
答案: B
诗中“孤雁怕离群”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B
诗中“歌谱羞拈,舞衣闲挂”在表达什么?
A. 热闹的场面
B. 无人参与的孤独
C. 舞会的盛况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相比,张可久的词更显孤独感,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两者都在不同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共鸣。
以上是对《少年游 别情》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