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0
仗钺曾登大将坛,
貂裘远赐朔方寒。
出师无律真儿戏,
负国全身独汝安。
论将每时悲赵括,
攘夷何日见齐桓。
尚方有剑凭谁借,
哭向苍天几堕冠。
曾经手持大将的权杖,
遥远的北方赠来貂裘以御寒。
出征没有规章制度,真是儿戏一场,
背负国家的重任,唯独你安然无恙。
谈起将领,常让人想到赵括的悲惨,
讨伐敌人何时才能像齐桓公那样成功?
尚方的宝剑,究竟能借给谁使用?
向苍天哭诉,几次泪落冠冕。
黄子澄(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时事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军事失利的现实背景,特别是针对李景隆的败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军事将领的失望。
《闻李景隆败绩纪事》是一首深刻而悲怆的诗。诗中通过对李景隆军事失败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无能将领的愤懑。诗人以“仗钺曾登大将坛”开篇,直接点出将领的荣耀与责任,反衬出李景隆的失利显得更加悲惨。接着,诗人提到“出师无律真儿戏”,批评当时出征的随意与草率,显示出对军事纪律的重视。
中间几句通过对历史人物赵括与齐桓公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军事领导失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将领的渴望与失望。最后,诗人用“尚方有剑凭谁借”表达了对权力与责任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惶恐。在全诗中,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全诗通过对军事失利的反思,深刻揭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无能将领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赵括”代表了什么样的将领?
A. 有谋略的将领
B. 勇敢但无谋的将领
C. 失败的将领
D. 智勇双全的将领
“尚方有剑凭谁借”中的“剑”象征什么?
A. 武器的强大
B. 权力与责任
C. 个人的荣誉
D. 国家繁荣
诗中“泪落冠冕”的意思是?
A. 表达快乐
B. 表达悲痛
C. 表达愤怒
D. 表达希望
对比《春望》中,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体现了相似的主题与情感。两者都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