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5:47
冷月湖天,碧云津渡,秋光乱点愁无数。
欲将攀折向西风,别离那管人归去。
倚镜残妆,淩波微步,年年颜色娇如故。
龙舟凤舸不重来,为谁绿遍河西路。
在冷冷的月光下,湖面和天空交融,碧绿的云彩在渡口飘荡,秋天的光影点点滴滴,带来了无尽的愁绪。我想要在西风中攀折那美丽的柳枝,却又不得不和送别的人们分离。倚着镜子整理残妆,微微踏着波浪,每年年华依旧娇美如昔。龙舟和凤舸再也无法重来,究竟是为了谁,让河西的道路变得绿意盎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溥儒,字子华,号如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及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溥儒的艺术风格清新洒脱,情感真挚,兼具传统与创新。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咏河西柳》创作于近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秋光与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踏莎行 咏河西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开篇便以“冷月湖天,碧云津渡”描绘出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冷月和碧云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忧愁的氛围。尤其“秋光乱点愁无数”这一句,展现了秋天的光影如同愁绪般纷乱,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欲将攀折向西风,别离那管人归去”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西风象征着离去的时刻,诗人想要攀折柳枝,却不得不面对别离的现实,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渴望的心情。
“倚镜残妆,淩波微步”两句,更是将诗人的细腻与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倚镜整理妆容的动作,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视。而最后一句“龙舟凤舸不重来,为谁绿遍河西路”,不仅是对逝去繁华的惋惜,更是对未来的迷惘与思索,让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柳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对未来的迷惘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温暖
B. 离别
C. 喜悦
“倚镜残妆”中“倚镜”表示什么?
A. 看风景
B. 整理妆容
C. 思念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溥儒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溥儒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别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