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坐月》

时间: 2025-05-02 05:26:18

诗句

翠幕风单,晶屏月堕。

一番凉思中秋过。

素娥高处不胜寒,合来伴我明窗坐。

砧杵频催,更筹暗和。

丁丁搅得声无那。

料应别梦又难成,兽炉龙脑添些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6:18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坐月
作者: 鲍之芬 〔清代〕

翠幕风单,晶屏月堕。
一番凉思中秋过。
素娥高处不胜寒,
合来伴我明窗坐。

砧杵频催,更筹暗和。
丁丁搅得声无那。
料应别梦又难成,
兽炉龙脑添些个。


白话文翻译:

在清凉的夜晚,轻风拂动着翠色的帷幕,明月从晶莹的窗棂上滑落。随着中秋的过去,我心中升起一阵凉意。皓月的嫦娥在高空中难以忍受寒冷,愿意和我一同在明亮的窗边坐着。

捣衣的声音频频传来,更添夜色中的伴奏。丁丁的声响搅扰着这宁静,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无可奈何。想必在梦中再会相见又是难以实现,炉中香料的气息渐渐浓郁起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幕:青翠的帷幕,指夜空或窗帘。
  • 晶屏:指透明的窗棂。
  • 素娥:指月亮上的嫦娥,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女神。
  • 砧杵:砧板和杵,通常用来捣衣物,这里象征着夜晚的静谧打破。
  • 兽炉龙脑:古代香炉,兽炉指有兽形装饰的香炉,龙脑是香料的一种。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嫦娥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她因服用仙药而飞升到月亮上,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中提及中秋传达了作者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之芬,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风格著称。生平不详,主要作品多以描写自然与人情为主。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坐月》创作于中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在夜晚独坐时的思绪,透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坐月》以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中秋夜的孤独。开篇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翠色的帷幕和晶莹的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在此时产生了深刻的思索,似乎在追忆过去的团圆与快乐。

尤其是在描述嫦娥时,诗人巧妙地将自身的孤独感与嫦娥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接下来的“砧杵频催,更筹暗和”,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被打破的情景,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心情。最后一句“兽炉龙脑添些个”,不仅点出了中秋夜的香气,更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即便在孤独中,仍有那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幕风单:描写夜空的颜色和气氛,表达了清冷的感觉。
  2. 晶屏月堕:月光透过窗棂,仿佛要落下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3. 一番凉思中秋过:中秋已过,诗人思绪渐凉,表达了对节日过后的惆怅。
  4. 素娥高处不胜寒:嫦娥在高空中感到寒冷,暗指诗人的孤独感。
  5. 合来伴我明窗坐:希望嫦娥能陪伴自己,表达对陪伴的渴望。
  6. 砧杵频催,更筹暗和:夜晚的安静被打破,带来一丝不安。
  7. 丁丁搅得声无那:细微的声响打扰了思绪,体现出一种无奈。
  8. 料应别梦又难成:预感梦中再见的希望难以实现,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
  9. 兽炉龙脑添些个:最后一句落在香气上,暗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孤独的高处,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将月光和嫦娥赋予情感,增加诗的温度。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中秋夜景,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陪伴的渴望。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思考,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奈与思索,同时也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2. 嫦娥:代表了理想中的美好与遥不可及。
  3. 砧杵: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宁静的打破。
  4. 香炉:隐喻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而嫦娥则是代表着孤独与美的向往。砧杵和香炉则通过生活细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幕风单”意指什么? A. 温暖的夜晚
    B. 清冷的夜空
    C. 热闹的节日

  2. “素娥高处不胜寒”中的“素娥”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3. 诗中反复提到的声音是指? A. 砧杵的声音
    B. 风声
    C. 鸟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的思乡情与《踏莎行 坐月》的孤独感形成对比,前者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陪伴的渴望。
  •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的情绪相似,均通过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鲍之芬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踏莎行 坐月》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相关查询

适闽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山亭 湖边小聚 雨晴游香山 简僧求奏望山拄杖 昼寝 秋兴 东园 春晓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篇累牍 慈乌返哺 以华治华 吴闉 万物一马 滴里嘟噜 火字旁的字 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包含珍的词语有哪些 以华制华 牛字旁的字 方城 郑学 身心交瘁 包含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