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7:41
满庭芳
作者: 吴绍烈
北雁初来,西风乍起,又是秋满人间。
客乡霜重,衾薄五更寒。
回首江南旧景,一万里险阻关山。
凭栏久,乡心逐水,飞度皖江边。
万家歌胜利,烽烟断处,人庆团圞。
念髫龄弱妹,白发慈颜。
纵有巴山蜀水,终不若早买归船。
离情苦,灯前梦里,别意总绵绵。
北雁刚刚飞来,西风突然刮起,秋天已经充满了人间。
在异乡霜重,薄被在凌晨的寒冷中显得无力。
回首往昔江南的美景,前方却是万里险阻的关山。
凭栏而立,乡愁随水而流,飞越皖江的边缘。
万家欢歌庆胜利,烽火已断,人们庆祝团圆。
想起年幼的妹妹,白发的慈母。
纵使有巴山蜀水的美景,也不如早日买船归家。
离别的情感苦涩,灯下梦中思念,别意绵绵无尽。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作者介绍
吴绍烈,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创作风格多受传统诗词影响,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思乡的季节,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家人的牵挂,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相关。
《满庭芳》以北雁、霜重、江南旧景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北雁初来,西风乍起”,通过气候变化引入秋天,营造出浓厚的季节感,而“客乡霜重,衾薄五更寒”则通过对比,传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寒冷。诗中对江南的回忆充满了温馨与忧伤,艰难的旅途与乡愁交织,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离愁。
在“万家歌胜利,烽烟断处”的描写中,诗人将个人的离愁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表现了一种集体的情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最后,诗人通过对年幼妹妹和白发慈母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对家庭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领悟与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北雁初来,西风乍起,又是秋满人间。
阴郁的秋季已然来临,北雁飞回来作为时节的象征。
客乡霜重,衾薄五更寒。
在异乡的寒冷夜晚,薄被无法抵挡寒意,表现了孤独与凄凉。
回首江南旧景,一万里险阻关山。
对江南的怀念伴随着对艰难回归路途的感慨,充满了无奈。
凭栏久,乡心逐水,飞度皖江边。
站在栏杆前心绪难平,乡愁如水流般奔涌而出。
万家歌胜利,烽烟断处,人庆团圞。
以集体的胜利庆祝,体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念髫龄弱妹,白发慈颜。
亲情的描写,唤起了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纵有巴山蜀水,终不若早买归船。
纵使有美丽的风景,也无法比拟归家的渴望。
离情苦,灯前梦里,别意总绵绵。
离别的苦楚在梦中依然萦绕,情意绵绵无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眷恋,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对团圆的渴望,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北雁和西风是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秋季与离别;江南则承载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切思念
C. 讨厌
D. 快乐
诗中“灯前梦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工作的思考
D. 对朋友的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满庭芳》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