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道释儒门》

时间: 2025-04-26 21:38:24

诗句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24

原文展示

满庭芳·道释儒门
佚名 〔宋代〕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道教、释教和儒教三教合一的思想。它强调三教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彼此肩并肩。道教分化天地万物,所有变化都归于其根基。佛教在灵山取得了真理,经过六年的修行而成就。儒家思想则倡导温和、礼让、节俭,是古代皇帝的老师。道教传授秘诀,佛教提供方便法门,教导人们忍辱和慈悲。大成至圣的境界,何须分高低贵贱?都是后来的学者晚辈,争论人我之分是无谓的。休要争气,三尊合一,大家共同膜拜与归依。

注释

  • 道释儒门:指道教、佛教和儒教三种思想流派。
  • 三教归一:三种宗教思想最终融合为一。
  • 万化总归基:万物变化最终归于道的本源。
  • 忍辱慈悲:佛教的教义,强调宽容和慈爱。
  • 大成至圣:指达到最高境界的圣人。
  • 后学晚辈:指后来的学者或学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显著的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道教、佛教与儒教相互影响、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试图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三教的和谐共融,倡导人们超越教派之争,共同追求真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结构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它通过对三教的对比,展示了各自的优点与和谐共存的可能。诗中提到的“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而“佛在灵山证果”,则强调了佛教信仰的真实性与修行的重要性。儒家的“温良恭俭”则是对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这种对比不仅是对三教的尊重,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宗教与哲学的思考。

诗的最后呼吁“休争气”,提倡应以和为贵,强调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宽容、包容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令人深思,是对宗教哲学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释儒门:提出讨论的主题,涉及三大宗教。
  2. 三教归一:强调它们的统一性。
  3. 算来平等肩齐:指出三教地位平等,肩并肩的关系。
  4. 道分天地:道教的哲学基础。
  5. 万化总归基:万物变化的归宿。
  6. 佛在灵山证果:佛教的修行成就。
  7. 六年后雪岭修持:强调修行过程的艰辛。
  8. 儒家教:儒教的教义。
  9. 温良恭俭:儒家的道德标准。
  10. 万代帝王师:儒教作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11. 道传秘诀:道教的智慧。
  12. 佛流方便:佛教的灵活性与包容性。
  13. 忍辱慈悲:佛教教义的核心。
  14. 大成至圣:无论哪教达到的境界都是至高的。
  15. 岂辩高低:不必分出高低贵贱。
  16. 都是后学晚辈:强调大家都是学习者。
  17. 分人我说是谈非:争论无意义。
  18. 休争气:呼吁停止争论。
  19. 三尊一体:强调三教的联合。
  20. 瞻仰共皈依:共同崇拜与归依。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 比喻:将三教比作肩并肩的伙伴,形象生动。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强化思想的统一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三教合一,强调道教、佛教和儒教在本质上的平等与和谐。它呼吁人们超越教派的争论,以宽容和共享的态度面对宗教和哲学的差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与宇宙的法则。
  • :象征觉悟与慈悲。
  • :象征伦理道德与人文关怀。
  • 三教:代表不同的思想体系与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教是哪些?

    • A. 道教、佛教、儒教
    • B. 基督教、道教、佛教
    • C. 伊斯兰教、儒教、道教
  2.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是强调什么?

    • A. 各教高低之分
    • B. 最高境界的平等
    • C. 个人的力量
  3. 诗中呼吁人们停止争论的句子是:

    • A. 休争气
    • B. 彼此尊重
    • C. 多多交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道教经典,探讨道的哲学。
  • 《红楼梦》: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 《金刚经》:深入佛教教义的经典。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满庭芳·道释儒门》在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倾向于抒情与景致描写,而后者则强调哲理与思想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深入了解宋代诗词的背景与流派。
  • 《中国哲学史》:提供对道教、佛教与儒教的深入理解。
  • 《道教与中国文化》:探讨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永州徐三掾曹 寄衣词 寄沈洞主 寄山友徐灵晖 寄山人徐灵晖 寄筠州张录事 寄葛天民 寄从善上人 过太湖 观落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揽名责实 王字旁的字 危而后济 青琐帏 业字旁的字 思而不学则殆 惟开头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寄结尾的成语 迅征 量能授官 八窗玲珑 运筹借箸 市师 全权 鼎字旁的字 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