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时间: 2025-05-01 00:16:40

诗句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6:40

原文展示: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戍楼上,饥饿的乌鸦聚集,荒凉的城池中野雉飞舞。
何年劫火留下的只有残余的灰烬,看看那些英雄的碧血,满满地积在龙堆之上。
华丽的帐幕已然空荡,金笳的乐声也已经停止。
东风回首,往事已成非,谁能道出兴亡的命运,难道这都是人为的?

注释:

  • 古戍:古老的城防哨所。
  • 饥乌:饥饿的乌鸦,象征着战乱后的凄凉。
  • 荒城:荒废的城市,暗示着战乱后的破败。
  • 劫火:指战争带来的火灾,残酷的破坏。
  • 碧血:指英雄的鲜血,象征着忠诚和牺牲。
  • 龙堆:古代传说中英雄埋葬的地方,象征着英勇之士的壮烈。
  • 玉帐:华丽的帐篷,象征着权贵的荣华富贵。
  • 金笳:金制的乐器,象征着盛大的庆典或战斗的号令。
  • 东风:春风,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词人,满族,初为官员,后辞官隐居,专注于诗词创作。他的词风细腻而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目睹了历史的兴亡,感慨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人间的无常,表达了对英雄牺牲的惋惜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凉情绪的词作。开篇以“古戍饥乌集”描绘出一幅荒凉的画面,黄昏的戍楼上,饥饿的乌鸦聚集,周围则是荒废的城市和飞舞的野雉,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环境的凄惨,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创伤与悲哀。接下来的“何年劫火剩残灰”通过质问的方式,引出历史的回顾。这里的“劫火”不仅指战争的毁灭,也隐喻了人间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知。

中间两句“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则表现了昔日繁华的落寞,华丽的帐幕如今已然空荡,金笳的乐声也已停止,暗示着权力和荣耀的消逝。最后一句“东风回首尽成非”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中的兴亡成败在瞬息之间,最终感叹“岂人为”,似乎在质疑历史的背后是否真有人的操控。

整首词以沉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体命运的渺小,体现了纳兰性德对历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极具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戍饥乌集:古老的戍楼上,饥饿的乌鸦聚集,暗示着战乱后的凄凉与孤独。
  2. 荒城野雉飞:荒废的城市中,野雉自由飞翔,显示出人间的荒凉与自然的反复无常。
  3. 何年劫火剩残灰:质问何年遭遇的劫难留下的只有残灰,反映出历史的悲剧。
  4. 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回顾英雄们的牺牲与血汗,显示出他们的壮烈与无奈。
  5. 玉帐空分垒:华丽的帐幕已空,象征昔日的繁华与权力的消逝。
  6. 金笳己罢吹:金笳的乐声已停止,暗示着盛世的结束与战斗的平息。
  7. 东风回首尽成非:东风吹过,往事已成过往,隐喻历史的无常与遗忘。
  8. 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质疑兴亡是否真是人的所为,表现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血”比喻英雄的牺牲,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 拟人:如“东风回首”赋予自然以人性,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探讨了兴亡无常的命运以及英雄牺牲的悲壮,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戍: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战乱的痕迹。
  2. 饥乌:象征着战后的凄凉与无奈。
  3. 荒城:代表着战火后的破败与孤独。
  4. 碧血:象征着英雄们的牺牲与忠诚。
  5. 玉帐:代表着权力的荣华与最终的虚无。
  6. 东风: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古戍”主要象征什么?

    • A. 权力的象征
    • B. 战争的毁灭
    • C. 自然的力量
    • D. 个人的荣华
    • 答案: B
  2. 填空题:诗中“东风回首尽成非”表现了对__的思考。

    • 答案: 历史无常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碧血”是指英雄的牺牲。

    • 正确/错误
    • 答案: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探讨了战乱后的悲惨景象,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
  • 《如梦令》(李清照):则从个人的情感角度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

参考资料:

  • 《纳兰词选》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文学的历史与影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陇西行 秋胡行 二 秋胡行 一 秋怀 猛虎行 秋胡行 其二 秋胡行 其一 白羽扇赞 离合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觌的词语有哪些 徼恩 青字旁的字 上陵下替 诗奁 包含茱的词语有哪些 临川羡鱼 靑字旁的字 独门独院 至开头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隻州 不瞽不聋 刚肠嫉恶 郁郁累累 包含躬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正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