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竹枝词(三首)》

时间: 2025-07-31 02:52:09

诗句

日暮天寒野水滨,孤山愁绝四无邻。

谁家处子如冰雪,行傍梅花不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52:09

原文展示:

西湖竹枝词(三首)

钱惟善

日暮天寒野水滨,
孤山愁绝四无邻。
谁家处子如冰雪,
行傍梅花不见人。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黄昏,野外的水边显得格外冷清,孤山上我感到愁苦,四周没有朋友。哪家姑娘如同冰雪般洁白,走在梅花旁却不见她的身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
  • 天寒:天气寒冷。
  • 野水滨:指乡间的水边。
  • 孤山:指孤零零的山,暗示诗人孤独的心境。
  • 愁绝:形容忧愁到极点。
  • 处子:指年轻的女子。
  • 冰雪:比喻女子的美貌和清纯。
  • 行傍:走在……旁边。
  • 梅花:象征高洁,常与女士的品质相连。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清白的女性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善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词(三首)》在简短的字句中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受。首联“日暮天寒野水滨”以寒冷的黄昏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孤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体会到四下无人的愁苦。

“谁家处子如冰雪”一句,诗人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引入一种美的期待,冰雪的比喻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还暗示了她的清冷与孤独。接下来的“行傍梅花不见人”则通过梅花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高洁女性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深具情感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暮天寒野水滨:描绘了一个寒冷的黄昏,环境的萧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
  • 孤山愁绝四无邻:孤山上,诗人感到极度的忧愁,四周没有邻居,显得更加孤独。
  • 谁家处子如冰雪:引入一个美丽的女孩,诗人对她的美丽产生了向往。
  • 行傍梅花不见人:虽有梅花相伴,但却看不到那位理想中的女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冰雪,强调她的美丽和清纯。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孤独感与渴望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借用梅花和冰雪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高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象征孤独与自我反思。
  • 梅花:象征高洁、坚毅的品质。
  • 冰雪:象征纯洁与美丽。

这些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日暮天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炎热
    • D. 凉爽
  2. 诗中提到的“处子”指的是?

    • A. 年轻的女子
    • B. 老年妇人
    • C. 小孩
    • D. 男子
  3.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渴望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但更多表现出一种安静和谐的状态。而钱惟善的《西湖竹枝词》则更强调孤独与渴望的冲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元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送天台陈庭学序 王冕好学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淮阳感秋 夏日过郑七山斋 大酺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核舟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匀红点翠 耘耕 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牝鸡无晨 女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烟桷 麒麟画 格结尾的成语 抟黍 位望通显 履汤蹈火 鹿字旁的字 包含嘤的词语有哪些 述而不作 矢字旁的字 包含虫的词语有哪些 甘鼠 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