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13
迎仙桥畔万条丝,
淡荡春风二月时。
知是踏青归去晚,
几多游女唱杨枝。
在迎仙桥旁,万条柳丝轻盈摇曳,
二月的春风轻拂着,温暖而舒适。
我知道她们是踏青归来的晚了,
听到几位游女在唱着杨枝的曲子。
“杨枝”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古代文人多以此表达春游的情趣。此处提到的游女,可能指的是当时社会中出游的女子,体现了春日的生机。
徐熥,明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山水,其作品多以清丽的风格著称。生于南宋遗风盛行的时代,深受文人雅士的影响。
此诗写于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助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仙桥柳色》通过描绘迎仙桥旁的春景,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迎仙桥畔万条丝”,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柳树的柔美与轻盈,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中提到“淡荡春风二月时”,这不仅描绘了春风的温暖,更赋予了时间的流动感,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最后两句“知是踏青归去晚,几多游女唱杨枝”,通过游女的歌声,将春游的欢快与惆怅结合,表现了春游归来的心情,既有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也有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春景,体现了徐熥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春天踏青时的情感。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有人情的融入,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迎仙桥畔描绘了什么自然景物?
“淡荡春风”中的“淡荡”是什么意思?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徐熥和李白的春天描写风格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徐熥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