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10
春从天上来 赠首阳山李志朴
王丹桂 〔元代〕
既悟尘缘,摆爱海恩山,蜗利蝇名。
乐然拂袖,绝虑忘情。熟境慎勿牵萦。
抱始终一志,但兀兀莫问途程。
处无为,捱潇潇洒洒,静静清清。
闲中做成修炼,炼百脉通流,四体和平。
虎绕龙蟠,气结神凝,大丹一粒圆成。
引灵童歌舞,瑞云房满酌瑶觥。
兴无穷,保深根固蒂,久视长。
春风带着温暖的气息从天而降,感悟到人世间的缘分,摆脱了对名利的执念。
心情愉悦,轻轻拂袖,放下忧虑,忘却情感。对熟悉的境地切忌牵挂。
坚持一颗初心,但不要过于好奇未来的道路。
在无为的状态下,悠然自得,安静、清新。
在闲暇中进行修炼,通畅全身的气脉,身心和谐。
如同虎绕龙蟠,气息凝聚,修成大丹一粒。
引领灵童歌舞,瑞云环绕,满是美酒和觥。
无穷的兴致,愿意扎根深厚,久远地凝视。
王丹桂,元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是王丹桂赠予首阳山的李志朴,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反映了元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倾向。
《春从天上来》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重生与希望。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前两句提及“尘缘”和“蜗利蝇名”,表明诗人对这些世俗事物的无所谓和放下,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接着,诗人提到“无为”,这是道教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强调自然和内心的和谐。
通过对“修炼”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旨在通过修炼达到身心的统一。最后,诗中提到的“瑞云房满酌瑶觥”,则展现了一幅欢快的宴会场景,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享受。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前面的哲理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然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道教哲学的影响。
诗中“尘缘”指的是什么?
“无为”在诗中代表什么态度?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与王丹桂的《春从天上来》相比,李白的《将进酒》更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