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56
踏莎行 其二
作者: 赵尊岳 〔近代〕
檐马喧晴,林鸦绕暝。无情寒暖浑无定。因风起絮作牵萦,游丝肯为相思静。去日华笺,年时粉镜。高楼何处传归信。回环心字玉炉熏,倦余惆怅还成醒。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屋檐下马儿的嘶鸣声与林中乌鸦的啼叫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常的寒暖。随着春风的吹拂,飞扬的柳絮像是牵挂着对方的情愫,仿佛在诉说着思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同华丽的信笺,曾经的青春如同那精致的粉镜。如今高楼之上,难以传递归来的消息。反复回想着心中的字句,仿佛在玉炉中熏香,疲倦的惆怅又一次唤醒了我的思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华笺”和“粉镜”反映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细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赵尊岳(生卒年不详),近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近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惆怅和对未来归期的不安。
赵尊岳的《踏莎行 其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开头的“檐马喧晴”和“林鸦绕暝”不仅营造出一个明朗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中通过“无情寒暖浑无定”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无常与人心的变幻,表现出深刻的哲思。
接下来的“因风起絮作牵萦”,则以柳絮为媒介,象征着细腻的思念与牵挂,展现了作者对爱恋的深刻感悟。转折之处提到“去日华笺,年时粉镜”,不仅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更引发对青春的感慨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最后“高楼何处传归信”,表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诗人将心中的思虑化为“回环心字”,在细腻的情感中反复思索,表明了内心的挣扎与追寻。整体上,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无尽思索的惆怅,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通过具体的形象传达了情感,更深层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檐马喧晴”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填空题:诗中“游丝肯为相思静”中的“游丝”象征着___。
判断题:诗中“高楼何处传归信”表达了作者对归来的渴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尊岳的《踏莎行 其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思念,前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复杂情感,后者则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在形式与情感上各有特色,但共同展现了古代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