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为纪四谒旧相识》

时间: 2025-05-04 18:37:12

诗句

非无负米志,复作退飞身。

岂但龙蛇蛰,终惭鸿雁宾。

萧条依陋巷,契阔问通津。

长铗行焉往,悲歌夜复晨。

交游青眼隔,世路白头新。

意谢栖栖佞,情依恋恋仁。

敢齐天下士,真愧辙中鳞。

肯问三年学,壶飧及病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37:12

原文展示:

非无负米志,复作退飞身。
岂但龙蛇蛰,终惭鸿雁宾。
萧条依陋巷,契阔问通津。
长铗行焉往,悲歌夜复晨。
交游青眼隔,世路白头新。
意谢栖栖佞,情依恋恋仁。
敢齐天下士,真愧辙中鳞。
肯问三年学,壶飧及病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理想的追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他自认并非没有理想志向,但如今却不得不退避三舍,心中感到羞愧。诗人不仅对龙蛇般的隐蔽之处感到惭愧,更觉得自己在众鸟中无所归属。生活在萧条的巷子里,寂寞而无助,向久别的朋友询问通往彼岸的道路。诗人怀着长剑欲行而去,却在夜晚的悲歌中徘徊。交游的朋友之间隔着青眼,世道变迁,白头新颜。心中对虚伪谄媚的人心存厌恶,但对真挚仁爱之情依旧怀有眷恋。面对天下士人,自己却因处境而感到愧疚,难以与之平起平坐。最后,他回忆起三年的学问,心中想到的是亲人的病痛与温饱。

注释:

  • 负米志: 负米,指的是背负米粮,意指生活艰辛。
  • 龙蛇蛰: 龙与蛇都代表了隐匿的存在,表示在困境中隐忍。
  • 鸿雁宾: 鸿雁作为旅客,意指漂泊无依的状态。
  • 萧条依陋巷: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陋巷,表示住所贫穷简陋。
  • 契阔问通津: 契阔,指久别重逢;问通津,询问渡口,象征希望与出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敞,字士贞,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后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使得诗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为纪四谒旧相识》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古诗。全诗以“非无负米志”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的“志”不仅仅是理想的象征,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问。诗人尝试在现实的无奈中寻找出路,然而面对周遭的冷清与困顿,心中难免生出惭愧之感。

诗中提到的“龙蛇蛰”与“鸿雁宾”,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交游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失落感。诗人身处“萧条依陋巷”,即便有志向,却难以实现。这样的环境让人愈发感到孤独无助,形成鲜明的对比。

后半部分“交游青眼隔,世路白头新”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世事变迁。时间的流逝使人们的关系逐渐疏远,诗人感受到的不是温暖的友情,而是冷漠与生疏。这种情感的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惆怅与感慨。

整首诗在修辞上也颇具特色,使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通过对意象的层层递进,诗人将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非无负米志” - 诗人自述并非没有理想。
  2. “复作退飞身” - 但因现实不得不退避。
  3. “岂但龙蛇蛰” - 隐藏的处境让他感到羞愧。
  4. “终惭鸿雁宾” - 觉得自己如无归处的旅客。
  5. “萧条依陋巷” - 生活在冷清贫困的小巷中。
  6. “契阔问通津” - 向久别的朋友询问出路。
  7. “长铗行焉往” - 诗人希望出发,但内心悲伤。
  8. “悲歌夜复晨” - 夜晚的悲歌伴随清晨的到来。
  9. “交游青眼隔” - 朋友间的隔阂逐渐显现。
  10. “世路白头新” - 社会变迁让人心生无奈。
  11. “意谢栖栖佞” - 对虚伪之人心存厌恶。
  12. “情依恋恋仁” - 对真挚情感的依恋。
  13. “敢齐天下士” - 不敢与众人平起平坐。
  14. “真愧辙中鳞” - 愧疚于自己的处境。
  15. “肯问三年学” - 回首三年的学问与亲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生活的艰辛比作“负米”,形象生动。
  • 排比: 通过重复的句式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 “意谢栖栖佞,情依恋恋仁”形成对比,使情感层次分明。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挫折的感慨与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负米: 象征生活的艰辛与理想的追求。
  • 龙蛇: 隐喻内心的隐忍与无奈。
  • 鸿雁: 表达孤独与漂泊无依的状态。
  • 陋巷: 代表贫困与无助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自述“非无负米志”是什么意思? A. 有理想
    B. 生活富裕
    C. 对朋友心存厌恶

  2. 诗中提到的“龙蛇”象征着什么? A. 隐忍与无奈
    B. 朋友
    C. 理想

  3. 诗人对“交游青眼隔”的感受是什么? A. 朋友之间的亲密
    B. 隔阂与生疏
    C. 和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 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思,与刘敞的孤独感有相似之处。
  • 李白《静夜思》: 借月光思念故乡,体现了对生活的深情,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代诗词鉴赏》
  3. 《刘敞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许侍郎知宣州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南柯子/南歌子 其二 广德道中遇重午 虞美人(叶梦锡园十月海棠盛开) 上巳日王仲宗赵德温见过因招赵仲缜任卿小集 送泽赴新涂尉 紫极观二首 故运使直阁少聊刘公挽词 上巳日与客游张园 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刑灼 辛字旁的字 捐书 权臣 冲童 莺哥 物稀为贵 木字旁的字 铜心铁胆 下笔不休 谨小慎微 病字头的字 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包含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坠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