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09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
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金鼎不要再翻动,玉壶也不必再倾倒。
为了她我弹奏《求凰》这首曲子。
歌舞台上、舞榭中没有长久的情感,
不如在文园里相伴到老。
荆条做的钗子好,边布做的裙子也好。
有缘的话,封国的美好生活还会再来到。
我只想一心一意地告别红尘,
归来时带上宜男草。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流派,宋代诗歌以细腻、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简朴,尤其是在繁华的歌舞场所中,诗人更渴望与爱人相伴到老的平淡生活。
《踏莎行·金鼎休翻》是一首通过对比展现内心情感的词作。开头以“金鼎”和“玉壶”作为奢华生活的象征,暗示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歌舞之地感受到的只是短暂的快乐,随着时间流逝,长久的情感依旧是相伴到老的温暖。诗人表达了对爱与长情的渴望,强调清雅的文园生活更能满足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接下来的“荆里钗宜,布边裙好”则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显示出诗人向往的生活境界。最后两句“端能一意谢红尘,归来便带宜男草”则是对浮华世界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俗事的厌倦与向往归隐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平淡长情的向往,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简朴
诗人愿意告别什么?
A. 朋友
B. 红尘
C. 家乡
“不如相伴文园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浮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踏莎行·金鼎休翻》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此词则更注重对长久情感的渴望与追求,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