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8:18
虞坂车踪,东郊毛色。
嘶风谁记长安陌。
当年一顾已群空,
世间安得乘黄百。
洗甲银河,消烽边壁。
买来乌左牛右孛安耕啬。
平川水草胜天闲,
形模不上昭陵石。
在虞坂的车辙上,东郊的马匹毛色斑斓。
嘶鸣的风中,谁还记得长安的街陌?
当年你回眸一顾,却已是人去楼空,
世间何处再能找到乘坐黄马的机会?
洗净铠甲在银河边,消除边疆的烽火。
买来乌马在左右,安静地耕作与劳作。
平坦的原野和水草胜过天上的闲适,
这种模样也不及昭陵的石刻。
作者介绍:姚鹓雏(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历史感,风格清新而沉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马与自然的描写,寄托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并反映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无奈。
《踏莎行 百骏图》是一首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诗。开篇描绘了虞坂的车迹与东郊的马匹,生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中。同时,诗中提到的“嘶风”与“长安陌”,不仅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隐喻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乘黄百”的叹息,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洗甲银河,消烽边壁”意象鲜明,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平静的环境中安静耕作,不再被战乱打扰。结尾处提到的“昭陵石”,则是对历史的沉思,反映出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反映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踏莎行 百骏图》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长安陌”象征什么?
“洗甲银河”中“洗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姚鹓雏《踏莎行 百骏图》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着重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