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1:39
洪洞道中
作者: 胡延 〔清代〕
水面风翻野草香,岭头云盖夕曛黄。
欲登高处马蹄缓,刚落店时人影长。
民到于今真梦梦,我行其野倍伥伥。
漫从上谷趋同谷,直向咸阳出晋阳。
在水面上,微风吹动,野草散发着清香;山岭上,云彩笼罩着夕阳的余晖,染成了金黄。
想要登上高处,马蹄却显得缓慢;刚刚到达旅店时,店外的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民众如今真是梦中梦,我在这荒野中行走倍感孤独。
随意从上谷走向同谷,直奔咸阳,走出晋阳。
作者介绍:胡延,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旅途中,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观和行旅的辛苦,表达对乡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洪洞道中》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土的思念。诗的开头,水面上风起,野草的香气扑鼻而来,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接着,诗人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岭头,云彩与黄昏的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描绘,更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马蹄缓慢,旅店外人影拉长,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长与孤独。同时,诗人感叹民众依然在梦中徘徊,暗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迷惘。最后,诗人选择漫无目的地从上谷走向咸阳,似乎是在追寻一种归属感,却又感到无处可归。
整首诗在自然描绘与情感抒发之间取得了平衡,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马蹄缓”)、拟人(如“水面风翻”)、对仗(如“水面风翻”与“岭头云盖”)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人生的思考,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面风翻”是指什么?
诗人对旅途的感受是:
“夕曛黄”中的“夕曛”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