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9:30:39

诗句

花上清光花下阴,素娥惜此万黄金。

一杯寒露三更后,谁信幽人更苦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0:39

原文展示:

花上清光花下阴,素娥惜此万黄金。一杯寒露三更后,谁信幽人更苦心。

白话文翻译:

在花的上方映衬着清冷的月光,花下则是一片阴影,洁白的月亮嫉妒这万千的黄金般的菊花。寒露过后,喝了一杯酒,已是三更时分,谁能相信隐居的我心中更是苦涩?

注释:

  • 花上清光:花上面照射着清冷的光线,指月光。
  • 素娥:指月亮,常用“素娥”来形容洁白美丽的月亮。
  • 万黄金:指菊花的价值,喻指菊花的美丽和珍贵。
  • 寒露:指秋天的寒露时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幽人:指隐居的人,诗人自喻。

典故解析:

  • 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尤其在重阳节时有饮菊花酒的传统。
  • 三更:古代夜晚的时间划分,三更时分指的是深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本,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赏菊时感怀人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内心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和月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以花和月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素娥惜此万黄金”,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月光与菊花的对比,既显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最后一句“谁信幽人更苦心”,则是对自己境遇的深刻反思,显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的孤独与对人生苦涩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上清光花下阴:月光洒在花上,花下则是阴影,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静谧。
  • 素娥惜此万黄金:月亮嫉妒菊花的美丽,反映出对菊花的赞美。
  • 一杯寒露三更后:在时间的流逝中,喝酒消愁,显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 谁信幽人更苦心:隐居的人(诗人)内心的苦涩无人能理解,突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素娥”,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月亮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苦闷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月光:象征清冷与孤独。
  • 寒露:象征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素娥”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2. 诗中提到的“寒露”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3.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 a) 菊花
    b) 酒
    c) 月光

答案

  1. b) 月亮
  2. b) 秋天
  3. b) 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在月下对比孤独的心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月光的意象,但张本的诗更侧重于对菊花的欣赏与人生苦涩的感慨,而李白则更注重于乡愁与思念,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金朝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含凤蝉 登玉清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哭明堂裴主簿 哭金部韦郎中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首春贻京邑文士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谑近于虐 旄山 东一下西一下 做好做恶 党人碑 凵字底的字 打伙计 声闻九皋 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幄席 济世匡时 四马攒蹄 包含淆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