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1:05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
我母亲在山上祈祷,生下了我这个身材矮小的人。
三十八岁时我才入寺修行,天色已是昏暗无光。
归来的人又要去哪里呢?我所希望的只是能清净那些纷扰的尘世。
不要再讨论那些钩挂的事情,去追求那象征吉祥的世间珍宝吧。
诗中提到的“祷于山”,可联系到古时人们常在山中祈求神灵的庇护,山被视为神圣的地方。此外,“入寺”是指修行者的生活转变,常见于道教和佛教传统中,反映了追求清净和超脱的思想。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以诗歌题材多样和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深邃与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周文璞的个人经历及其对人生的思考有关。诗中透露出对尘世的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渴求。
《狼山》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修行和世俗的思考。首句“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借母亲的祷告与自身的矮小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反思,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接下来的“卅八始入寺”,则暗示着诗人进入寺庙修行的晚熟,表现了他对修行的追求与心灵的觉醒。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一句,显示了诗人在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心中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最后的“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不仅是对世俗纷争的告别,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想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达的情感。比如“归人复何之”与“所愿清战尘”形成对仗,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对尘世的逃避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词测试:
“偃蹇”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卅八始入寺”意味着:
“所愿清战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