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时间: 2025-04-30 22:31:00

诗句

领客山危亦既懽,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00

原文展示: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作者: 陈傅良 〔宋代〕

领客山危亦既懽,
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
为上吴山望楚山。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在这高峻的山上接待朋友,心中感到非常欢快;
旧友们时常来往,互相告别又相聚。
明年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还会来参加这个聚会;
为了能够在吴山之巅眺望楚山风光。


注释:

字词注释:

  1. 领客:接待客人。
  2. 山危:形容山势险峻。
  3. :欢快。
  4. 故人:老朋友。
  5. 去归班:来来往往,互相往返。
  6. 明年此会:指明年此时的聚会。
  7. 谁肯:谁愿意来参加。
  8. 上吴山望楚山:从吴山上眺望楚山。

典故解析:
吴山和楚山分别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代表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诗中提到的聚会,反映了文人墨客之间的友情与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傅良,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团聚与敬老。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诗歌鉴赏: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是一首极具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九日重阳节的聚会场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的“领客山危亦既懽”,展示了诗人在高山之上迎接朋友的喜悦,山的危峻象征着人生的挑战,而欢快的心情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着“故人往往去归班”更是加强了这种情感,朋友们的来去如同潮水般交替,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和对朋友离去的惆怅。整首诗语言简练且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思索,充分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领客山危亦既懽:在高山之上接待客人,虽然山势险峻,但心中十分欢快。
  2. 故人往往去归班:老朋友们时常往来,互相告别又重聚。
  3. 明年此会知谁肯:明年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还愿意来参加。
  4. 为上吴山望楚山:为了能够在吴山上眺望楚山的美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山危”与“懽”形成对照,强调环境与心情的反差。
  • 拟人:通过“故人往往去归班”,赋予“故人”以动态特征,增强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险峻,代表人生的挑战与追求。
  • :代表友情与相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吴山、楚山: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象征着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聚会是在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2. 诗中“故人往往去归班”是什么意思?
    A. 老朋友常常聚会
    B. 老朋友来去匆匆
    C. 老朋友不再相聚
    D. 老朋友彼此不认识

  3. 诗中“明年此会知谁肯”的意思是:
    A. 明年聚会必定有很多人
    B. 不知道明年谁会来参加聚会
    C. 明年聚会会在不同的地方
    D. 明年不再有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友情与时光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兄弟间的思念与牵挂。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傅良与李白的诗作,陈傅良的诗较为平和细腻,情感内敛;而李白的诗则更加奔放,情感激烈,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文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咏萤火诗 赋得春荻诗 细草诗 宜男草诗 乌栖曲四首 其四 乌栖曲四首 其三 咏梅诗 采莲赋 金陵杂感 其二 秋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大放悲声 阴捕 包含藓的词语有哪些 友人 儿女子语 目字旁的字 毛发皆竖 爻字旁的字 惊惶不安 皮字旁的字 一龙一蛇 齐足并驱 奉慕 川字旁的字 胶序 包含瘦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